第018章 清雨垂檐独自望 暖风吹扫众彷徨 (第2/3页)
长时间的停滞就会带来和安天涯一样的心理——疲了,习惯了,于是也没有当年那么强的心气儿了!
“你们没想过在国内种一种这种树么?如果一直受到原产地的限制,以后怎么办?”
“原料还能用个几十年……”
陈伯伯刚好经过二人,将安天涯说了一半的话接了过去:“国内的环境不适合,当年有尝试过在同纬度地区种植,但是料子的油性比不了原产地,味道、年份也都是问题。”
原料换一个地方便有了万千差异,老祖宗早就在橘和枳的区别中阐明了这一点。
所以檀香扇的产生和发展也是一样,离不开这片天地——难怪老一辈人总会说一句:“我们厂子是北寺塔看着长起来的”。
“你看昨天拿错的澳檀扇子就是很明显的一个例子。”陈伯伯举了个例子,“以后再说以后吧,现在虽然不缺做事的年轻人,可和我们当年终究是不一样了。”
谁都要看一个行业有没有发展的未来,最简单的评价方式就是“工资”。这些年来,厂子里的工资从高于大部分行业,一步步走到现在的平平无奇。
福利也比不得上世纪八九十年代……
“一个地方都产物有一个地方的不同,时间在变,大家的目的和收获当然也在变。”
安天涯知道陈伯伯话里指的是什么。
至于为什么说出这句带着解释,又似乎是在掩饰的话,安天涯自己也说不清。是在向一个喜欢着这门“工艺”的人掩饰,还是向自己的心掩饰?
又或者……是给自己动了选择它的心一个合理的解释?
但至少汪明月只是点点头,认可了安天涯的话:“嗯,经济发展起来了,大家也就从物质上面更多重视到精神生活了嘛。”
雨把天地下的朦胧,还没有进入到梅雨季节,苏州的一草一木就已经吸饱了水。
望过去满园的花被打了个零碎,目光落在一夜展开的叶上,脑海里真的就只剩下“青翠欲滴”。
“如果染上去,反倒不自然了。”
顺着汪明月的目光,安天涯明白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