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87章 庇护所的选择之:我全要!【加更!】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187章 庇护所的选择之:我全要!【加更!】 (第1/3页)

    (ps:加更啦!求票啊!)

    在第 4天的时候,李悠南才把房屋的主体结构给搭建起来,接下来他还需要给房屋铺上椽木,就是瓦片下面的那一层斜面。

    有了椽木,再往上面铺茅草也好,防水布也好,甚至奢侈一点烧些瓦片铺上去,都可以了。

    稍微值得一提的是李悠南在选择木料的时候是也是有所区分的,房屋的主要框架用的是湖畔周围的另一种优势树种,白云杉和黑云杉,这两种树的树干高大笔直,木材轻且坚韧,易砍伐、易劈削,而且有天然的耐腐性,适合做庇护所的立柱、横梁、椽子等核心框架。

    为了方便自己站在高处工作,李悠南下午的时候又抽空给自己做了一把 A字形的梯子,同样用榫卯结构做出来。

    李悠南在镜头中展示榫卯的技艺,他说:“这种木头与木头垂直连接的形式,可以用很多种榫卯来连接。”

    “受制于我们目前的条件,没有凿子,只有斧头和锯子,所以我们会尽量用这种比较简单又很牢固的榫卯结构——燕尾榫。”

    “这种榫卯大家可以尝试一下,是非常方便的,只需要这样……这样……再那样……那样……这样一敲进去,就完成连接啦,不需要用到胶水,也能很稳固。”

    在铺椽木的时候,李悠南就没有那么精细了,甚至懒得削皮,只是在必要的位置砍出沟槽,就直接铺上去。

    他的这个房子毕竟没有真正的古代民房那么大,所有一切都是等比例缩小过的,所以椽木也相对比较小。

    将椽木铺好,李悠南随后将目光望向了临时庇护所,临时庇护所上面有防水布,不过眼下暂时还不能把防水布拿过来给新房子盖上,毕竟新房子现在还不能正式住人,因为还没有做好墙呢。

    休息的时候,李悠南思考起来,墙的材质用什么来做?

    他想过烧砖块,但又给否决了。

    说实话,砖块虽然有着很好的优点,但烧制这么多的砖块需要耗费的时间和精力太多了,首先就是要先挖一个可以用来烧砖的大窑,接下来还需要砍足够的木材,源源不断地丢进去,最后再拿过来用,没有个十天半个月,想要把四面墙给砌起来是很困难的。

    这就意味着他还要多住那么长时间的临时庇护所。

    没有必要。

    所以,李悠南最先否决的就是烧制砖来做墙。

    当然,如果后期李悠南时间充裕了,闲暇的时间足够多,这样搞一搞倒也没什么关系,砖还是有很多作用的,比如砌壁炉,再退一万步讲,将来如果想要改变的话,在房子里面或者外面都可以继续砌一层砖起来。

    接下来比较靠谱的方案有三种,第一种是制作土墙。

    李悠南观察过了,这里的粘土质量还是挺不错的,在里面混入一些特殊的草料,能够进一步增加土壤的粘性,而每天都要烧火做饭,草木灰是现成的,自己会木工,做出一个模具,天然就有夯实土坯的条件。

    土墙的优点是保温性更好,厚厚的土墙能够极大地抵御寒风,锁住屋内的温度,再加上这个位置,天然就是个避风处,就算冬季来临,也会过得很舒服。

    土墙的缺点是耗时耗力,不过相比于烧砖要节约时间得多。

    而第二种方案则是直接用木头排列搭建幕墙,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快,以李悠南的效率,最多两天时间就可以把木屋搭建出来。

    而最后一种方法则是用石头搭建石墙,李悠南思考再三,最终选择了全都要。

    这三种方案各有各的优势,李悠南的计划是,整个房屋的墙体基本上以土墙为主,首先用手臂粗的基桩立着搭出框架,再用夯土填满。

    所谓基桩,就是牙签插豆腐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