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比尾崎八项更疯狂的计划【二合一】 (第1/3页)
当李悠南的目光落在刘璃的脸上时,顿时觉得……春光无限。
李悠南觉得自己有一丢丢下流。
因为自己的一不小心让刘璃的脸上被喷了酸奶,自己第一时间的心理反应竟然不是愧疚,而是被这样的场景勾引着联想到了更加离谱的画面上去,这实在是不太好。
她看向你的时候,脑袋里是信任,你看向她的时候,脑子里怎么能装信爱呢?
李悠南拿着卫生纸帮刘璃将脸上的酸奶擦掉,便匆匆忙忙地下车了。
当李悠南从车上下来的时候,已经晚了。
因为刀已经放在炭火当中烧得通红了。
不得不说,这个年轻人还真是大胆且有动手的能力。
就像饺子说的,出来混,什么最重要?出来最重要。
去修刀,什么最重要?在这个年轻人看来,肯定是去最重要。
管他妈能不能修,先试一试,不试肯定修不了,试了或许修不好……但万一呢?
显然,年轻人的心态是如此的。
而他们的行动能力果然惊人,短短的这么点时间,竟然被他们在小镇里找到了不少工具。
一把锤子,一个火钳,一块钢板作为砧子,一个烧烤用的炭火炉。
旁边还有一桶水,大概是拿来做淬火用的。
只是这些所谓的工具,在李悠南看来自然是一言难尽了。
当李悠南那台硕大无比、无法忽视的乌尼莫克停在旁边时,几名年轻人毫不意外地都将目光望了过来,毕竟这台车子实在是太显眼了。
李悠南下了车,那个长着胡须的年轻人第一时间就将他认了出来:“咦,你不是那个在银店里面的兄弟吗?”
“你这样弄是不行的。”
“啊?什么?”李悠南双手怀抱胸前,慢吞吞地走了过来,摸着下巴朝着炭火炉里瞧了瞧,“倒也不是说烧烤用的炭火炉完全不能用来锻刀,但是你这样肯定是不行的,必须得改造一下。”
年轻人愣了一下:“啊?你懂锻刀吗?”
李悠南没有回应,而是慢吞吞地走到炉子旁边,仔细观察了一番,随后摇了摇头:“火钳给我用一下。”
李悠南的气场让年轻人下意识地将火钳递了过去。
李悠南拿着火钳开始在炭火当中不断调整,一边解释说道:“炭火要做成定向聚热的改造,这样将碳堆成内紧外松的锥形核心,用高密度碳块聚热,外层用碎碳保温。”
说实话,普通手工用的烧烤炉让一般的锻刀师来做肯定会失败,那是因为控不住温度。
而对于李悠南来说,要控温也是有一定难度的,但毕竟他的锻刀技能已经达到了二级,还有烧陶技能的加成,这样的等级,在很多时候可以凭借着直觉的判断来控制温度。
从理论上来说,他这样进行了定向聚热的改造后,烧烤碳的温度能够在局部达到 900℃,这正好是高强度不锈钢的奥氏体化区间。
李悠南用火钳夹住刀身,微微叹了口气说:“这把刀差点废了,看能救多少回来吧……如果运气好的话,能得到一把更好的刀,运气差一点的话,嗯,重新买一把刀吧。。”
年轻人特别惊讶:“已经废了?”
李悠南点了点头:“锻刀最核心的一点就是控制温度,听过一个词语叫奥氏体化吗?”
年轻人呆萌地摇了摇头。
“这都不知道就敢锻刀了呀。”
李悠南说,“没有经验的直接上手加热刀具,会破坏刀具的钢材内在结构与性能平衡。”
“这里一般有三种情况,一种是控温失控,烧出劣质金相。”
“要么是加热不足,钢材没有进入奥氏体化状态,这时候一旦锻打,就很容易崩口碎裂,要么就是加热过温,超过 1000℃,这时候钢材晶粒急剧粗大,韧性大幅下降,而且更要命的是,过温会让不锈钢的耐腐蚀性失效。”
“而你现在这把刀面临的问题是只加热了局部的缺口,这样会导致刀身的内外前后温差极大。”
“初中物理的热胀冷缩学过吧?这种热胀冷缩会在刀上形成强烈的热应力,这种应力会让刀身直接扭曲变形,是无法矫正的那种变形。”
听了李悠南的话,年轻人目瞪口呆,随后连忙问道:“那……那有什么办法可以救一救?”
李悠南微微叹了口气说:“比较好运的是,你现在整把刀还没有达到 800℃,所以我现在正在重新对刀身进行加热。”
李悠南说完这句话,便开始将注意力认真地放在了炭火炉上,就如同之前他在烧制陶瓷的时候进入的那种奇妙的状态,在锻刀时同样有那种心流的情况出现,他的整个人的注意力完全放在了刀身上,借助火钳反复翻动刀身。
说实话非常奇妙,仅仅凭借着钢色的颜色就能够判断出温度。
这里没有测温仪,也只能依靠这种感觉。
此时年轻人的同伴已经忍不住拿出了手机拍摄李悠南的锻刀,毕竟对于一个正常的男性来说,锻刀这件事情实在是太有趣了。
“兄弟们,连峰的刀坏了,我们正在进行维修,有没有懂锻刀的小伙伴说一说我们的步骤正不正确啊?”
那个被称呼为连峰的胡须年轻人没好气地说:“别吵了,别打扰到人家了。”
此时连峰已经看出来了,李悠南绝对是有真本事的,他有些好奇地看了看李悠南的脸,总觉得似曾相识,似乎在哪里见过,但又想不起具体是哪里了。
而此时李悠南已经完全进入到了一种很奇妙的状态中,为了让刀子的温度均匀,他不断地调整着受热的位置。
更绝的是,他还不断地通过火钳的轻微晃动,利用炭火的气流波动,在刀身内部制造微温度差梯度,这样可以为后续锻打预留应力引导通道,而这是现代工业设备都无法模拟的人火共生的掌控力。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绝大多数的锻刀师来说,贸然地对钢材进行加热,大概率会削弱钢材本身的强度。
但是对于李悠南这种层次的锻刀传奇来说,反而有一定的概率激活工业钢材的潜在性能。
这是因为,工业钢材的核心优势不是性能,而是基础均匀性。
现代工业通过真空冶炼,连铸连轧,能让高强度不锈钢的成分晶粒尺寸达到极高均匀度,这是手工无法复制的先天基础,但是工业锻造是标准化量产,锻打节奏、冷却曲线是固定的,未必能完全适配单块钢材的个体差异。
现代工业锻刀能依靠工业的力量,用上许多离谱的材料,比如各种合金。
但仅仅在钢材这一块上而言,相比于李悠南这样的顶尖大师,却丢失了分级冷却的精准调控能力的。
这也是人唯一可以在锻刀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