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我已测绘完成,请炮营全力摧毁目标;为同志们报仇! (第1/3页)
寒风在气囊周围形成湍流,观测气球如同暴风雨中的海燕般微微震颤。
赵长野吐出一口浊气!
“你俩还不来接替我?”
“让不让老子测绘了?”
吊篮的面积本就不大,直径只有一点五米,林彦和胡连庆一个转身就到了赵长野的身边。
赵长野突然松开操纵杆,声音像炸雷般在呼啸的风中炸开!
“陆言同志!对吧!我就暂时这么叫你了。抓住那个铜阀门!”
林彦抬手,抓住吊篮中央那根黄铜铸造的竖杆,上面有个汽车方向盘大小的转轮。他刚握住转轮,一阵狂风就撞得气球剧烈倾斜,转轮在他掌心疯狂打转,金属齿轮发出刺耳的“咔咔”声。
而此刻赵长野单膝跪在摇晃的吊篮里,正用腿固定住测距仪!
“顺时针转!”
“想象你在拧开水龙头——对,就是这样!”
林彦咬着牙转动转轮,突然感觉手上一轻。
头顶传来“嘶……”的漏气声,气球猛地往下一沉。
赵长野猛地抬起头。
“停!转太多了!”
胡连庆一把按住林彦的手背!
而赵长野的嘶吼压过风声。
“这是高度阀,转一圈下降十米,你刚才转了快三圈!”
“胡连庆同志,你去控尾舵!看见那根麻绳没有?拉紧!”
胡连庆踉跄着往后退了一步,直接到了吊篮尾部。那里垂着三根手腕粗的麻绳,绳头系着铁环。他抓住中间那根,突然被绳子传来的力道带得往前一栽。
赵长野的声音混着风声飘来!
“不是拽!是往下拉!”
“像拉马车刹车那样!”
胡连庆两脚抵住吊篮边缘,整个人几乎躺平,才把那根绷得像弓弦的麻绳拽下半米。气球突然一颤,原本打转的吊篮竟然慢慢稳住了。
而赵长野此时终于腾出手来——他刚刚竟是把一张紫金山地图和一个草纸,用钉子,固定在了吊篮壁上。
他扭头瞥了胡连庆和林彦一眼。
“干得漂亮,老胡,保持这个力度!”
“陆言同志,看高度表!”
赵长野掐着一根铅笔,指了指吊篮壁上的圆形仪表!
“那个红色指针指到三百就别再放气了!”
林彦扭头看去,表盘上两个指针正在跳动。长针指向“二八零”,短针卡在“米”字刻度上。他这才明白,原来这个像老式钟表的东西是高度计。
赵长野又呼出一口浊气。
“现在风速多少?”
“胡连庆同志,你当个狙击手,能测出来吗?”
胡连庆松开麻绳,往天上抛了把从棉衣里抽出来的棉絮。碎絮瞬间被吹成一条斜线。
“大概每秒十米!”
他眯着眼估算!
“风,比刚才大了!”
赵长野皱了皱眉。
“该死的!”
“老子要测绘的时候,这该死的风就不能小一点吗?”
“陆言同志,再放气二十米!”
“老胡,尾舵往左打十五度!”
林彦赶紧去转铜阀门,这次只轻轻转了半圈。他听见头顶气囊传来“噗噗”的排气声,吊篮开始平稳下降。
胡连庆那边则肌肉绷紧,拽着麻绳步,活像在拉一艘看不见的船。
赵长野抬头看了他俩一眼,咧嘴露出今天第一个笑容!
“就是这样!”
“放轻松!”
“现在你俩就当这是驾校,我是教练——陆言同志管油门,胡连庆管方向盘!”
“别紧张!”
“没那么难!”
“一会儿我专心测绘,热气球就交给你俩了。”
林彦此时听着赵长野的安慰,勉强从脸上,挤出一丝笑容。
他很想跟赵长野说,热气球的油门交给他,请一切放心。
但他想起自己考了三次都没过的科目二,实在没信心说出这种话。
而赵长野此时已经专心致志的开始准备测绘。
寒风裹着雪粒抽打在赵长野脸上,他吐掉嘴里冻成冰碴的血沫,单膝跪在摇晃的吊篮底部。手指划过柳条编织的缝隙,从吊篮的角落拽出个棕漆木箱——箱盖上“昭和十二年式”的烫金日文已经斑驳。
“包装倒是挺漂亮的……”
他咬开铜扣,箱内猩红绒布上躺着个黄铜打造的筒状仪器。
三十公分长的镜筒两端镶嵌着物镜,中间铰链连接着基座,活像被拆成两截的望远镜。
胡连庆拽着尾舵麻绳扭头!眼角余光瞥向赵长野。
“这玩意儿比侦察连的炮队镜还寒酸。”
“会用吗?”
赵长野嘿嘿笑了两声。
“当然会用!”
“这个时代的观测仪,说白了和炮兵观测镜没什么太大差别,说白了,就是高倍率望远镜……没什么操作难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