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43章 会死,怕不怕?不怕!因为我们要保护我们的国家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143章 会死,怕不怕?不怕!因为我们要保护我们的国家 (第3/3页)



    不知道为什么,林彦觉得自己的身体有些发抖,心脏跳得无比的快速。

    “为什么不怕!”

    那个脸上有疤的青年,忽然把身体挺得笔直。

    “因为我们要保护我们的国家!”

    风停了,六十多支枪管同时抬起,金属碰撞声如同刀剑出鞘。这些来自五湖四海的溃兵此刻全都站立的笔直……他们像一个个铁铸的雕像。

    “不怕!因为我们要保护我们的国家!”

    “不怕……因为要保护我们的国家……”

    “不怕……”

    ……

    林彦身后,老坛的眼眶忽然红了,他死死咬住自己的嘴唇,这才没有哭出来。

    他堪称那些铁铸的英雄,看着他们褪色军装上不同部队的番号——第八十八师、第三十六师、东北军第一百一十二师……

    他仰起头,看着被炮火和硝烟分割的支离破碎的金陵的天空,觉得那些军装的像一块块补丁似的缝在金陵的夜幕上。

    而林彦,深吸一口气,对着眼前的军人们,抱拳一拜。

    “既然如此!”

    “那我也没什么好说的了!”

    “诸位……出发!!!”

    ……

    夜风骤起,卷着焦土气息掠过雨花台。六十余名老兵如鬼魅般潜行在废墟间,褪色的军装融入夜色。他们贴着断墙残垣折返,布鞋踩过弹坑时溅起的泥浆还未落下,人影已闪到三步开外。

    ……

    他们现在算是轻装上阵,行军速度,快得惊人。

    只用了不到半个小时。

    林彦就重新蹲在了,他之前观测到的,第十师团,指挥所的,山坳处!

    林彦此时把头探过山坳边缘的乱石……他看见……第十师团指挥部的灯火在八十米外明灭不定……

    而直到此时,林彦才仔细观察起鬼子临时搭建的第十师团指挥部……那座指挥部,驻扎在一处半塌的欧式别墅废墟中,月光透过破碎的彩绘玻璃窗,在青砖地面上投下斑驳血影。

    三座帆布帐篷呈“品”字形拱卫着主建筑,中央那座最大的帐篷,应该就是指挥所!

    指挥所的门前停着辆边三轮摩托——车身上“第10D”的白漆编号在月光下格外刺眼,正是林彦先前见过的。

    指挥所两侧堆着印有菊花纹的特供木箱,清酒瓶和罐头盒散落一地。六门九二式步兵炮蒙着伪装网,炮口齐刷刷指向金陵城墙方向,炮位上用白灰画着射击诸元。天线杆从帐篷顶端斜刺向夜空,垂落的电线像蛛网般缠绕在断壁残垣上。

    不过最引人注目,还的是那座被改造成临时通讯室的别墅门廊——四台九四式电台排列在铺着将校呢的条案上,门框上还残留着鎏金匾额的残片,能辨认出“厚德载物”四个楷体字。

    林彦的呼吸有些急促。

    他知道,部队越靠近指挥所,他们俘虏第十师团师长,柳川平助的可能性就越大。

    但前方……三个固定岗哨如同毒蛛般盘踞在要害位置!

    东北角沙袋垒起的机枪巢里,歪把子机枪的散热片在月光下泛蓝,两名哨兵正传递烟卷!

    正西方枯树杈上蹲着个狙击手,枪管缠着伪装布,钢盔的护颈布随风轻摆!

    南侧战壕拐角处,三个鬼子围着炭火盆取暖,掷弹筒斜靠在壕沟壁上;

    更致命的是指挥所两侧游动的巡逻队——四人一组,刺刀在月光下划出惨白弧线。

    他知道,不能再往前了。

    再往前半步,一旦没有了山坳的遮掩,他们六十来个散兵,随时都有暴露的风险。

    林彦低下头,拇指摩挲着怀表玻璃盖,表针指向十一点五十七分。

    马上就要十二点了……

    而就在这时,突然,一声邪倭台语的呼喊,从不远处传来,惊得林彦全身的血液几乎冰冷!

    “あそこはまだチェックしていない!(那里还没搜查过!)“

    皮鞋碾碎瓦砾的声响越来越近,手电筒的光柱已扫到山坳边缘。

    林彦看见四个鬼子呈散兵线逼近,领头的军曹正用刺刀拨开灌木。

    来不及多想……

    “打!”

    一声暴喝撕碎夜色。

    六十支枪管同时喷出火舌,最前排的鬼子军曹胸口炸开血花。一个穿着东北军军装的老兵甩出手榴弹,爆炸气浪将两个鬼子掀进战壕。

    扛着马克沁机枪的机枪手,攀爬到了他能找到的唯一制高点,一块接近两米高的山岩上——马克沁的冷却水套筒在月光下蒸腾白雾,弹链扫过之处,帐篷布瞬间千疮百孔。

    战斗,在一瞬间,爆发!!!

    林彦提着枪跃出山坳。

    老坛紧随其后。

    他其实还是不想死……

    按照他的计划,他还可以在这个世界,苟活两天……

    可他的身体,此时似乎有些不受他的控制。

    他的脑子里,一直回响着那些溃兵的嘶喊。

    “不怕!因为我们要保护我们的国家……保护我们的国家!”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