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草诀 (第3/3页)
立着梨木书架,最上层搁着套《日轮佛经》,封皮烫着梵文,在幽暗中泛着温润金光。
翻开扉页,首篇便是“根源偈:身是菩提树,心为明镜台……”
字迹如虫蛀古木,却有缕缕灵气顺着文字游走,投下金色曼陀罗虚影。
梅羸只觉灵台清明,先前修炼时的躁气竟散了几分——这讲究“明心见性”的禅修之道,提升修为的速度也算凑合。
但他并未急着收下,而是继续往深处走。
越往里,书架越陈旧,十余本功法翻下来,《烈阳焚天录》的霸道、《玄冰盾法要略》的沉稳、《血煞霸体真解》的狞厉,皆在指尖掠过。
这些功法各有妙处,却总与他心意不合。
直到他沿着书架逶迤而行,目光忽然被最高处一格蒙尘古籍勾住,牛皮封皮裂出纹路,封面字体残缺不全,只能辨出“百草决”三个字,边角卷得像枯荷,显然历经了无数岁月的摩挲。
信手翻检,内页绘着各种奇花异草,文字间以蝇头小楷注着:“以百灵草,固我本源”。
竟说是通过祭炼一百种灵植根源,重塑灵根气海,犹如在灵根深处辟出天地,待灵植之气扎根,便可形成由百株灵植滋养的灵气海洋。
“灵根如枯木逢春,气海似百川归海……”梅羸指尖抚过书中段落,见书中言及修士灵根越深厚,结丹时引动的天地法则越严苛,雷劫如锻铁成钢,虽九死一生,却能铸就无暇上品金丹。
这功法最妙处在于“灵植亲和”之能,修习后便能如候鸟感知迁途般,察觉百里内灵植所在。
梅羸扫过名录,发现其上皆是《云城山灵植志》未载之物,诸如“灵墟草”“大方虫”之类,看起来也并不是比较珍稀的草类。
只是宗门典籍并未收录,恐怕只能日后慢慢探寻了。
当下打定主意,在一楼西北角寻了个漏窗斜照的角落,盘坐于刻着莲花纹的蒲团上,依照《百草决》开篇“识草先识气”的要诀,闭目感应周身灵气。
一日过去,无人打扰,沉浸在灵植气息的感应中,忽有一青衫老者拄着竹杖自二楼缓步而下,惊起梁上尘埃。
老者望着梅羸手中的《百草决》,二人默契点头,老者便推门离去。
三日后,梅羸踏出藏经阁时,已对《百草决》略有领悟。
他明显感受到后山方向有道说不出的气息在牵引,可惜入天池时未习此功,否则便能知晓池底究竟是何物了。
正沉吟间,白芍峰方向传来动静,抬眼望去,苏九真已带弟子在山门前列队,整装待发。
“此番下山历练,定要牢记宗门规矩……”苏九真的声音粗犷,他深吸一口气,任由山风掀开衣摆。
队伍浩荡启程时,梅羸已在山门处等候,各峰弟子在此集合,一同向外界进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