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司农官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司农官 (第2/3页)

,七彩宝光如莲花盛开,刹那间将洞室照得亮如白昼,连池底的灵气淤泥都腾起雾状的光带,在洞顶聚成流动的星云。

    异变骤起,洞外溪流“咕嘟咕嘟”冒热气,水花腾起丈许高的水柱,如银龙吸水般卷向灵墟草。

    梅羸早备下宝囊,指尖轻点草茎,两株灵墟草便如活物般钻入袋中,连新抽的小苗也一并收入,草叶上还凝着未干的露珠,似在与他体内的灵气共鸣。

    他反手收割金米谷种,足下生风掠出洞口,衣摆扫过树杈时,恰好将障眼法的藤蔓勾得晃动,却反而将洞口掩得更严。

    顺着溪流跑出二十里,忽闻身后山巅传来破空声。

    回首望去,冲天灵光如匹练挂在夜空,七彩光晕勾勒出巨大的灵植虚影,连百里外的海面都泛起荧光。

    约莫一炷香工夫,十余名修士踏剑而至,为首者身着月白道袍,腰间罗盘刻满卦象,指尖抚髯叹道:“此等灵墟草出世之兆,百年难遇。”

    其余人或持拂尘,或握玉笛,道袍上的灵纹在夜光里若隐若现,掌心法诀流转间,竟带起丝丝灵气波动。

    众人盯着空无一物的山坳,唯有一人指着溪面漂着的半片绿叶:“看,那叶子……”

    持玉笛的修士笛声骤起,音波里暗藏探查之术。

    众人面面相觑,眼底皆凝着凝重。

    灵墟草本就可遇不可求,能培育此草的修士,手段定是非同小可。

    为首者挥手布下隔音阵,压低声音道:“这灵墟草的气息……竟与火林宗当年失落的那株吻合,莫非是……”

    此时的梅羸已躲进下游的芦苇荡,借着芦苇的影子往镇上潜行。

    混进人流时,他如水滴融入大海,再难寻踪。

    小镇的灯火渐次亮起,咸腥的鱼市喧闹裹着暖黄的灯笼光晕扑面而来,街角客栈的木楼檐下,陈年油渍染透的灯笼在风中晃出暖融融的光,像团化不开的老蜂蜜,却照不亮他眼底的沉郁。

    梅羸选了间背阴客房,门轴“吱呀”声里,他反手闩上门。

    取出灵墟草时,七彩光晕如晨露遇风,收敛成寸许高的光团,却在掌心轻轻颤动。

    他盘膝坐在榻上,掌心托着草茎,忽觉草茎传来细密的震颤。

    指尖刚触到草叶,磅礴灵气如决堤之水灌进气海,热辣辣的气劲顺着劳宫穴直入丹田。

    他连忙运转《百草诀》,将灵气化作涓涓细流引入奇经八脉,只听心中默数:

    “第九十位,灵墟草。”

    气海深处如春日冰湖解冻,暗潮翻涌间,往昔细若溪流的灵气竟化作奔涌大河,冲开了筑基的瓶颈。

    踏入筑基境的刹那,他眼中的世界骤然清晰,空气中的灵气凝成丝丝靛蓝烟霞,在光影里浮沉聚散。

    灵墟草入体的瞬间,识海轰然震响,如万马踏碎冰河,经脉里的灵气化作狂龙奔腾,雄浑之力较往日何止数倍。

    他摸出怀里残破的《百草诀》,泛黄纸页上“寻魂于大千,锁魂于己身”的朱砂批注映入眼帘。

    “莫非这灵墟草果真有御魂之能?”

    为证实猜想,他于次日揣着几锭雪花银,叩响县衙偏门。

    门房管家正就着灯笼剔牙,见他青衫沾着草屑,刚要呵斥,却被他指尖弹来的银锭勾住目光。

    “劳烦通传。”

    梅羸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