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楼风波 (第1/3页)
暮色如墨,洇染了田间最后一缕天光。
梅羸目扫田垄间尚未栽种的秧苗,抬手虚按:"今日到此为止,诸位且回吧,明早再聚此地。"
众人纷纷应诺,荷锄携筐的身影渐次没入薄暮,唯有袖中钥匙轻晃,在寂静里撞出细碎声响。
衙署后堂早设下小宴,案几上青瓷碗碟错落,温酒浮着琥珀光。
县令笑迎时,杯盏交错间,言语多了些分寸外的热络。
子时三刻,三星斜坠。
梅羸独行至田垄深处,铁锨切入泥土的声响惊飞几只夜鸟。
他数着呼吸掘坑,每十下便停一停,仔细听清四下是否有别的动静。
当最后一具躯体滑入深坑时,他弯腰拂平新土,漏出了虚伪的笑意。
此后月余,听风镇的青石板路上,流言如春雨润物。
有人说新到的司农官能夜观星象知水脉,有人见他袖中常藏半卷泛黄农书,字里行间尽是农神秘辛。
那些蹲在茶寮檐下啃窝头的老汉,望着远处新绿的秧苗,总爱用烟袋锅敲着石凳道:
"瞧瞧,旱地里突然冒出这么眼清泉,实在金贵。"
而每当暮色漫过镇口牌坊时,梅羸总会立在县衙廊下,望着田间暗影出神。
那里的泥土已生满新草,为一具具尸体穿上了光鲜的锦袍。
夜幕降临时,梅羸坐在西厢房内数算金珠。
那些乡绅递来的拜帖还搁在案头,墨字间夹着碎金箔,都是来自些许见不得光的营生,最后却落到了梅羸的手中。
这一月间,梅羸于听风镇收得雪花银千两,金砖也有百枚。
他将钱财尽皆换成黄杨木、鸣枣木等上等灵材,在西厢闭门雕琢二十具灵木傀儡。
每具傀儡关节处皆用金丝缠就,待注入夺取的游魂后,竟能驱策成行。
只是修士灵气如灯油,以梅羸如今的气海容量,仅能勉强以神识牵住十具傀儡丝线,已是他的极限。
寻常时候,他至多敢祭出五具傀儡,余下十五具皆藏在储物袋中,当作保命的底牌。
听风镇的荒田也开垦得差不多了,梅羸算算农时,也该到功成身退的时候了。
这日他正蹲在西厢给傀儡修饰,忽有小厮递来烫金请柬,王大户设宴相邀烟雨楼,说是要谈些"丰年旧事"。
他望着请柬上蜿蜒的字迹,想起这人上月刚送过一对和田玉佩,指腹按上去还带着花香。
烟雨楼是听风镇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