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铃音织梦 (第2/3页)
蓄满雨水的地窖。
宋梨带着几个年轻暗卫开垦后山荒地,铁锄破开板结的土层时,总会翻出些锈迹斑斑的农具。
不知是哪个朝代的农人遗落在此,如今又被他们重新拾起。
某个飘着细雨的午后,宋梨在清理祠堂暗格时,发现了一本布满蛛网的账册。
泛黄的纸页上记录着雾隐宗鼎盛时期的田亩赋税,字迹工整得像是用尺子量过。
翻到最后几页,她的手指突然顿住。
那里画着一幅简陋的药田分布图,标注的草药种类与她从残卷中学到的分毫不差。
"原来这里真的曾是药田。"
她喃喃自语,将账册贴在胸口。
窗外的雨丝斜斜掠过残破的窗棂,打湿了墙角新生的苔藓。
这些沉睡百年的文字,此刻却像穿越时空的信使,将雾隐宗昔日的辉煌与她正在重建的家园悄然相连。
随着天气转冷,铃音村迎来了第一批过冬的流民。
十几个衣衫褴褛的人在村口踌躇不前,直到看到悬挂的铜铃,才怯生生地走进来。
宋梨煮了一大锅野菜粥,看着孩子们捧着粗陶碗狼吞虎咽,接纳每一个饥肠辘辘的路人。
"这铃铛...和我小时候在庙里听到的很像。"
一位白发老妪指着铜铃,浑浊的眼睛里泛起泪光。
"那时候,庙里的道士说铃铛声能驱邪避灾。"
宋梨蹲下身握住她枯枝般的手,感受到老人掌心厚厚的茧子。
那是常年劳作留下的印记,和老树根的手一模一样。
深夜,宋梨独自坐在药田边。
月光为新播种的药田披上银纱,远处的云雾峰在夜色中若隐若现。
她摸出贴身收藏的玉佩,冰凉的玉石贴着心口发烫。
自从采药人带来消息后,这枚玉佩就成了她的执念。
北方那么大,断刀究竟在何处?他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