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风雪煮旧尘 (第2/3页)
汇成了一个模糊的音节,堵在喉间。
在他面前的,是本该在十年前,死在那场大火里的大景长公主,昭宁。
昭宁掌心冰凉,任由他抓握,眼中却带着一种洞悉一切的温柔。
她的目光落在他的额角,那里的冷汗尚未完全干透,映着晨光,泛着晶亮的光泽。
“你为何会来?”
她轻声问,语气里带着一丝惊讶:“父皇的旨意仍在,不可有人踏足此地……你……”
“你当年……明明……”
他的声音仍然沙哑,带着未散的恐惧。
他记得那年的中秋夜,长安城火光冲天,狄人乔装打扮,将火药埋藏在坊市深处,引爆了整个西市。
那是京城从未经历过的浩劫。
彼时,她身为长公主,为了百姓,亲身犯险,却被卷入火海,尸骨无存。
这是他心底最深的痛,也是大景朝野上下避而不谈的禁忌。
可新的历史却将一切变得混沌,裴知寒脑海中的无数段历史交织着,他无法轻易抽丝剥茧,更不愿意去捋顺这一切的经过。
他要她亲口告诉自己。
到底发生了什么。
昭宁,是最疼爱他的人。
是整个皇宫之中对他最好的人。
他在行宫数以千计难眠的夜晚唯一惦念着的人。
唯一喂他吃糖,唯一为他讲故事,唯一和他一起玩闹的姐姐。
本该是带走他最后一丝人间暖意的少女。
此时,正活生生的坐在她的面前!
十年压抑着的思念,在这一刻迸然爆发。
他不管新的历史长河里自己到底是如何看待这件事情的。
那些主观思想早已随着新一轮的冲击改变了一切。
他只要见她。
“长姐……”
裴知寒凝望着她,即便她就在眼前,仍旧思念不已:“你……为何会在此处,为何……会被禁足?那日大火,你……你是怎么活下来的?”
他想要的是个答案么?
昭宁那双清澈的眼睛望着自己思念了十年的弟弟,她从他坚韧的眸子里,看到了对自己的想念。
他没有来看自己,她不怨他。
而这一次的奋不顾身,又是为了什么?
不知怎的,昭宁从那双眼里看到了一个熟悉的人……
昭宁苦笑:“那日,我的确被困火海。”
她垂下眼睫,长长的睫毛在眼下投下一片淡淡的阴影,遮住了眸底复杂的情绪。
她的声音,如同涓涓细流,缓慢而平静,却又蕴含着某种压抑的悲痛。
十年,她在白马寺的祈福和悼念,都为同一个人。
“我以为,自己必死无疑。火舌炙烤着我的衣袍,呛人的浓烟让我几乎窒息。周遭是百姓的哭喊与绝望,一片混乱。我挣扎着,却无论如何也找不到出口。就在我以为自己命数已尽之时……”
她顿了顿,抬起眼,看向裴知寒,那双眼中,此刻竟染上了一层柔和的光泽,带着一丝感激与温暖。
“是雪儿姐,苏枕雪……”
“她!”
裴知寒几乎惊呼出声,眼底涌现出浓郁的惊讶。
不该是惊讶。
他猜得到。
因为十年后,苏枕雪还是死了。
“是。”
昭宁轻轻地点了点头,唇边浮现出一抹极淡的,又带着几分不可思议的笑意。
好像是在悼念曾经的自己。
“她好厉害啊……”
昭宁流下了泪:“姐姐总是那副病弱西子的模样,可那一日……她满身尘埃与血迹,脸上却是我从未见过的样子。”
昭宁的手指轻抚过桌面,仿佛在追忆着那个惊心动魄的瞬间:“她带着我,在火海中穿梭。每一步,都像是能预知火势蔓延的方向,每一步,都能避开坍塌的房梁。她甚至,还能引导那些惊慌失措的百姓,从绝境中找到生路。”
“她救了许多人,最后才将我从地道里带出。等我反应过来时,她便已经消失了。”
她的声音里,带着一丝深深的困惑与不解:“我四处寻找,却再也寻不到她的踪迹。”
裴知寒听着,心中巨浪翻涌。
“那后来,长姐为何……”
他指了指她身上的僧袍,声音有些艰涩。
如果她被苏枕雪所救,为何又会在白马寺出家,且看上去被软禁一般?
昭宁的目光瞬间黯淡下来,唇角的笑意彻底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蚀骨的悲凉与愤怒。
她的手,紧紧地攥成了拳,指节泛白。
“那场中秋夜的狄人偷袭,京城震动。朝廷将所有矛头,都指向了北疆。”
她的声音变得冰冷,每一个字都像是从牙缝里挤出来,带着深深的怨毒:“狄人确实是从北疆而来,然而,那并非苏将军之过。”
“那一年,北疆军粮,本该充足。可京中户部,却以次充好,将霉变的军粮送往前线。苏将军他们,吃着那些发霉的粮食,连连生病。整整一个月,北疆大军,病倒大半,根本无力抵御狄人突袭。这才给了狄人可趁之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