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扫墓来归蟠香寺 (第2/3页)
起来,然后又觉得自己的开心有些不太好。
转而垂泪,从自己床下的小箱子里翻腾出一瓶酒来,走到船舷处,默默祷告一番,将酒倒入江中。
“先生,你平日喜欢小酌,这瓶酒,是弟子敬你的。贾大哥已经帮你报仇了,愿你魂归天界,无苦无难。”
等林黛玉回到床上躺下,贾雨村看着她嘴角压不住的微笑,忍不住问道。
“你如此聪慧,可能看出你那先生,是何等样人吗?”
林黛玉看着贾雨村,轻声道:“先生是个读书人,懂分寸,知进退,独善其身,宠辱不惊。”
贾雨村微微点头,这番评论,对贾雨村可算公正。论迹不论心,此时的贾雨村,还不能算是坏人。
他能不忘寒微时娇杏的欣赏,先纳妾再扶为正室,能拿出银两给甄夫人,都是正常读书人的行事风格。
谈不上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至少也不是忘恩负义,知恩不报,一朝发达,目中无人。
被人资助,泰然处之,罢官免职,淡然处之,有读书人的风骨,宠辱不惊也算贴切。
此时的贾雨村,更像是一个有些自私,有些自傲,但又不失底线的一个读书人。
他真正的堕落,是从被护官符吓倒,眼睁睁看着英莲落入薛蟠之手开始的。
那一天,原来的贾雨村就死了,从那尸体上爬起来的,是一个极度自私,冷血无情的卑鄙小人。
贾雨村正在出神,忽听林黛玉柔柔地问道:“贾大哥,那你又是何等样人呢?我却看不透。”
贾雨村淡然道:“我也是个读书人,不懂分寸,不知进退,轻身亡命,宠辱皆惊的人。”
林黛玉看着贾雨村的脸,想从他的眼神中看出些端倪。许久之后,黛玉掩着嘴笑了。
之后她端庄坐起:“先生,弟子受教了。来日方长,还望先生永远不懂分寸,不知进退。”
此时雪雁刚好熬药回来,正看见小姐十分庄重地给贾雨村行礼,一如以往。
大船在正午时分进入了姑苏城中,两岸浣纱的小姐姐们,看着站在船头的贾雨村,指指点点,一阵欢笑。
桃花两岸浣纱女,轻舟一叶解元公。多少读书人,特意坐船穿过这姑苏城,就是为了看一眼这道风景。
弃舟登岸,贾雨村带着林黛玉一行人往林家祖茔而去,铁捕头带着两个盐捕远远地跟在后面。
林家如今日渐没落,但祖茔却是一代列侯时所购置的,地亩宽广,祠堂庄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