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播种机 (第2/3页)
、超级大富豪!
而偏偏,以他的花心成性来看,他已经几乎不可能再真的去娶一个正式的妻子——那就清楚了,大家无论谁生下孩子,都没有所谓的嫡庶之分。
将来谁会继承他的事业,那都是后话,以他的身体而论,怕是六七十年之后再讨论这个话题都不算晚,但至少,多一个孩子,就肯定能多分一点养老费吧?
干嘛不生!
自己现在身体很好,超过十年前的那种好,再生一两个孩子,完全没问题,现在唯一的难题就是,像他这样子的聪明人,怕是会从一开始就刻意控制自己的女人,每人生一个就好了,不允许多生——所以,林清霞最近甚至已经开始在做关芝琳和梁泳琪的思想工作,打越洋电话的时候,还劝过王组贤,大家都来生孩子吧!你们都生,我就跟着蹭过去,说不定他就会同意了!
嗯,计划进行中。
只是有些不大顺利。
梁泳琪怎么说呢,说是意动,但其实她毕竟还是年龄小,总觉得后面时间还那么长呢,有的是时间和机会,所以意动归意动,感觉上她却并没有什么要行动的意思,偏偏王组贤本来已经意动,最近却又忽然开始忙起来了,拍《神话》也好,还是接下来她去内地拍《神雕侠侣》也罢,都是小事,关键是她只因为被自家男人带着去了一趟格莱美,忽然就在阿美利加打开新篇章了,且最近打电话,她已经签了很多代言,一年的代言费加起来已经三千多万米刀了……
好不容易还剩一个关芝琳,也已经被自己说到意动,最近却又要去做科技强人了,每天都一脸苦恼地在那里背英语……
唉,必须寻找新盟友了!
…………
继续开会。
这回是讲电视剧了。
港港两家电视台,TVB和亚视,都是大制片厂的模式,电视剧基本上都是自产自销,有不足,才向外购买,也正因此,港港所有的影视公司无一例外,都只拍电影,没有公司是做电视剧的——之前的湾湾,乃至内地,其实也都是这个模式,但现在的湾湾和内地,其实已经开始变了,亚视这边,林见鹿倒是不打算硬推制播分离,而是打算先培养起一支靠谱的团队来,再谈剥离的事情。
一共几份剧情大纲发下去,先从昨天几个编剧仓促攒稿子交上来的《浪漫满屋》的改编剧本聊起,不合格,太潦草了,煽情不够,人物性格也立得不够精准,照着原著改编,你们给我改编成这样?
重写!
不要着急,改变一下你们过去的那种做事思路,我们现在有更宽广的外购剧通道,而且我有的是钱,预算充足,所以不要再像过去那样,总想着必须赶工,抓紧时间做出来,因为等着播,没有这件事了,现在我的要求就是,压缩产量,把每一部剧都给我拍好它!不敢说做成经典,但要出一部好看一部!
所以,接下来就是这六部电视剧,但是不着急,一点一点来!
都看看,先看看大纲再聊。
《浪漫满屋》,改编高丽漫画,名字写在那里呢,要爱情,要浪漫,要拉扯,要煽情,不把追剧的女孩子们看哭了,就算失败!
《蓝色生死恋》,嗯,还是爱情剧,还是浪漫,还是拉扯和煽情……
《爱在哈佛》,哈佛这个噱头很重要,但是针对港港观众的认知,我不确定,你们可以做一下调查,可以改成《爱在剑桥》、《爱在牛津》,随便,要有这个噱头,而且要打准,但是,内容依然是爱情,只不过一些专业的、学业的部分,不要瞎编,要搞到专业一点,聘请一些大学的教授,或者学生来参与部分的戏份和台词的创作,编剧和导演,公费去剑桥或者牛津待一段时间……
《大明女御医》,女性励志懂吧?成长性懂吧?不要给我搞什么权谋、宫斗,不要,尽可能弱化,要通过我们的女主角从普通少女,到首位女御医的奋斗历程,展现出这个人物的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对理想的追求。
要注重人物内在品质的刻画,把故事聚焦在女主角在困境中不断自我提升的过程上,传递出那种积极向上的价值观。比如说,她在被贬期间,通过种植药材和普及大白菜种植,完成了基层科研工作,既推动医疗进步又改善了民生,这多好!正能量,懂不懂?人性中的光辉的正能量……
《行尸走肉》,嗯,这个世界观不新鲜,末世,丧尸,欧美有过不少这一类的漫画和电影了,但基础设定一人一个样,甚至我翻了翻,港港也有过类似的漫画,但是我咨询了专业人士,应该就是翻版抄人家的,从世界观上来说,不具备太多可借鉴的东西,但是港港的那两本漫画里,有一些关于港港本土化的生活、认知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还是值得看一看的。
总之,过去那些东西,都只做参考,我们不抄任何人,《行尸走肉》,就是我们自己打造的一个末世世界!
但还是那样,别着急,我们先做一点开头出来,这一点要学美剧,我们给它分季,先做第一季,八到十集,一集50到55分钟的内容就足够!大纲你们好好看看,大家都是专业的,所有人,只要感兴趣,就可以试着写几集剧本给我看,我会根据你们写的东西,来挑选合适的主笔人,来主导后续的剧本和故事。
当然,这个计划要往后排,今年年底之前,能做出第一季的剧本来,就算进度不慢,所以,大家都不必着急,仔细琢磨,好好雕琢!
《爱情公寓》,这个我没有太多话好讲,所有人,没看过的就去看,就是这几年阿美利加最火的那部美剧,《老友记》,都看,一遍遍地看,提炼它的大纲和人设,照着抄,先抄出来一部港港版本的《老友记》,然后咱们再开会讨论,对他进行一些调整和改变,力争洗掉抄袭的感觉再去做!
…………
不同于一档《走近科学》这样的节目,剧本简单,只是各种绕弯路、诱导而已,其实内核相当简单,有了林见鹿亲自给讲的十来个小故事定调子,以亚视豢养的这帮制片经理的水平,随便找几个编剧,写这种稿子基本上十拿九稳。
但是要做电视剧,尤其是之于今时今日的港剧而言完全不同的新模式、新思路、新方向,就要煞费工夫。
尤其是像《大明女御医》,又或《行尸走肉》这种,基本上完全脱离了过去港剧的创作思路的东西,就尤其的需要林见鹿给掰开揉碎了讲要求、讲设定、讲故事,乃至于……讲镜头!
他看过成品,自然深知那部剧吸引自己的点在哪里。
所以,这场会足足开个小两个钟头。
等到散了会,事实上午饭时间都快过了,林见鹿却并没有听林清霞的建议,直接出去吃饭,反倒是在大楼内部到处逛起来。
只有林清霞和她的助理陪着。
到处走,到处看。
很多员工在休息,也有不少人在吃盒饭。
只有极少数几个录影棚里,还在紧张的工作,有部剧在拍,就是港片常见的那种都市职场剧,亚视内部单独有一层楼,平常就是拿来拍这种剧的,甚至其他员工都在那里正常的工作和休息,剧组自己折腾剧组的,人家已经可以做到完全不在意了——林见鹿站在外围看了一阵子才离开。
貌似不经意地问了林清霞的助理一句,“大家中午吃饭,买盒饭的多,还是自己带饭的多?”——助理想了想,回答他,“买得多。”
他又问:“附近卖盒饭的餐厅,一份正常的两荤一素,要多少钱?”
这回就不带犹豫的,那个小助理直接回答:“大概都是十八块一份,需要多一份米饭的话,就要加两块。但大部分人都会选择加一听可乐。因为一听小罐可乐单买,就需要三块五。”
呵呵,有意思!
于是等打发了小助理下去给买饭了,打算体验一下员工餐,林见鹿坐在林清霞的行政总裁办公室里喝茶休息的工夫,却跟林清霞说:“最近我会考虑再拿一块地,给亚视建大楼,有合适的,就直接买楼,到时候你要记得,设一个内部餐厅,我们要补贴员工的饭钱,一餐二十块太贵了,要让大家十块钱吃饱还吃好!”
林清霞只是稍微愣了一下,随后就点头,“好!”
嗯,搬了新办公楼之后,就开自家的内部食堂。
这不是为了抢外面的生意,单纯就只是为了补贴自家的员工——同样的价位,批量从内地采购专供的蔬菜,肯定可以做到质量更好、价钱却更低,而同样的质量,自然也可以压缩成本,给员工更便宜的价位。
当然,重点是公司要贴钱过去。
每个员工每月发一点餐补,内部食堂的售价又是补贴过的,就会让员工在内部食堂里以极低的、甚至不花钱的,吃到味美材鲜的好饭。
其实花不了太多钱,但是却能解决掉很多单身员工的一个大麻烦,还省了钱。
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