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十八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五十八章 (第2/3页)

决北方敌人,打下偌大疆土。”

    陈尧咨不只是形容了章旷当时怎么说的,接下来,他还滔滔不绝,阐述了十几分钟。

    大宋的情况比大汉好得多,当年匈奴何等暴虐何等强大,而辽国就显得稍微弱一些。

    陈尧咨多次说到,大宋的情况比汉武帝时好得多。

    最后陈尧咨才回到词上:“所以,章旷认为,陛下能带领大宋远迈汉唐!”

    远迈汉唐?

    这四个字一喊出来,不知道有多少文官瞪着陈翰林。

    你这个大傻逼,让你搞事情,被利用了吧!

    陈尧咨:“所以,期待陛下有所作为,认为陛下比这些皇帝强,是反诗?是你们反还是他反?”

    “认为当今陛下勤政,能够超过太祖,也是一种夸奖,又怎么是对太祖大不敬?只有希望儿孙超过自己的先祖,哪有希望儿孙都不如自己的先祖?”

    “如果说这是大不敬,那你是在污蔑太祖没有胸襟啊!”

    陈尧咨把所有的重点全部放在了鼓吹军事,希望大宋发展军备上,最终才把落脚点落回了反诗这回事儿,仿佛他说的一切都是为了证明这首词不是反诗一样。

    朝堂上,几个有军方背景的人,闷头笑了。

    因为他们看到,赵祯好像很享受这种说法。

    而文臣们急疯了。

    陛下,这是把你架在火上烤啊,你还帮他数钱?!

    赵祯哪管这个。

    平时大家天天说他堪比文帝,现在按照众儒的说法,向下兼容个武帝岂不是轻轻松松?

    曹操说过:“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矣”

    那天命在我赵祯,朕不能当文帝,当为宋武帝呗。

    赵祯也知道不好意思,一脸谦虚:“章旷觉得,太祖没有朕好,属于夸张了。”

    赵祯摊手:“不一定的,只能说各有优劣。”

    朝堂上的群臣:……

    赵祯继续:“但和他们比较的前提是,要有一样的武功,然后再比文治,章旷觉得朕的文治比他们强,武功也会比他们强,是一种好的期盼。”

    这就给定性了。

    陈翰林心凉了半截。

    赵祯:“言官嘛,就是要说这些,虽然你们不知道这首词是写朕,所以误会,也不算过错,此事就这样吧。”

    “至于武备,的确,大宋在历代先祖手中如此繁盛,如果只做守成之君,恐怕先祖们都看不过去。”

    “但此事重大,从长计议,徐徐图之吧。”

    “如今北方不是很安定,那加一些军资也好。”

    这个话都说到这儿来了,现在上去反驳?

    那赵祯就有话说了,平时我问朕比起文帝如何,你们都说各有千秋。

    这个事儿,才是朝堂上最大的封印,所以没人敢开口。

    赵祯看群臣都不反对,心中一喜。

    本来被刺杀后,赵祯就想要在军事上有所动作,现在有了理论支持,那就更好行动了。

    赵祯太喜欢这首词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