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章 烙印“聚变之心”的奥秘 (第2/3页)
嗡——!
刺鼻的臭氧味混杂着液态金属高温蒸发的焦糊气浪、超导线圈极限过载的尖啸、金属结构在巨大应力下的呻吟——这第四次的“真实感”并未因习惯而减弱分毫,反而因为核心问题的临近而更加深入骨髓。
洛珞身上的厚重防护服如同铅衣,头盔视窗被应急红光染得一片血海。
全景窗外,行星发动机喷口阵列那片象征着希望的“光之森林”正在剧烈的波动、扭曲,核心区域再次迸裂出刺目的紫白色电弧!警报如同丧钟长鸣!
这剧本设定里超龄服役的老旧“转向发动机”,又一次在极限工况下濒临崩溃!
“手动干预!快!”
韩朵朵的哭喊声再次被淹没。
第四次踏入【剧本游戏】的核心,洛珞的身体比思想更先行动。
洛珞闻言用尽全身力量扑向控制台侧翼。
暴力掀开防护板,露出那个复杂冰冷的微晶格触点面板。
他目标明确——深入核心,捕获那将聚变能量最终转化为可用电能的核心秘密:
“聚变之心”最后的能量传递与动态稳定奥秘,以及彻底解决前三次触及的关键材料界面难题的动态解决方案!
面板上,代表磁箍缩场动态稳定性的指示灯疯狂闪烁,核心仪表盘上,一个新的、洛珞在前三次模拟中清晰标记出的致命参数正在飙升——等离子体“撕裂模”不稳定指数。
现实托卡马克实验中,为了抑制撕裂模,科学家们发展了主动施加局部磁扰动的技术,这一点洛珞早在那些秘密资料中得知。
此刻,洛珞的物理学直觉与【剧本游戏】赋予的“触感”高度融合。
“‘撕裂模’.频率锁在m=2, n=1模.需要反相磁脉冲缝合!”
没有丝毫犹豫,他摒弃了对整体波形的粗调,精准锁定了面板上几个代表特定谐波振荡的微晶格触点。
指尖带着超越精密仪器的稳定,输入了一组极其短暂、振幅与相位经他脑海飞速计算的反向磁补偿脉冲序列!
如同在湍急的洪流中精准投下一块镇流石!面板反馈的剧烈磁场震荡如同被一双无形巨手强行抚平!
核心仪表盘上,撕裂模预警指数骤然降伏!模拟现实中主动控制线圈对特定磁岛的“缝合”技术,在这个虚构却无比真实的发动机上,经由洛珞之手实现!
壁温失控溯源!核心问题凸显!
就在撕裂模被勉强压制的瞬间,指尖传来的灼痛感和面板上另一个代表第一壁局部超温的关键参数同步报警!
“偏滤器系统优化!”
洛珞在心中无声呐喊。
在【剧本游戏】无与伦比的物理反馈系统加持下,他的“感知”瞬间穿透层层结构,精准“聚焦”于第一壁中层!
极端中子轰击和剧烈热循环下,局部蜂巢基板微孔壁面出现微小缺陷。
液态锂铅合金在此区域出现了明显的“去浸润”现象!部分孔壁变得“干燥”,未能被稳定、均匀的液态金属包裹覆盖!
这瞬间形成致命的恶性循环:
热量在“干涸岛”局部积聚,无法高效导出。
局部超温导致该区域下方的碳化硅防护层愈合速度跟不上破坏速度,结构强度骤降。
更高的温度和辐射渗透加剧了“去浸润”,区域不断扩大
这与现实聚变装置中面临的核心材料挑战——液态金属包层的热工水力稳定性问题高度一致!
解决液态金属在高热流密度、强磁场、强辐照环境下对结构材料表面的均匀、稳定浸润是关键中的关键!
绝境中的双重解决方案:
洛珞没有慌乱,他瞬间理解了问题的核心——优化液态金属在微观尺度的浸润形态控制!
无法立刻改变结构,他只能釜底抽薪!在简陋的黑框界面中,洛珞飞速输入强制指令:
提高液态金属局部循环流速和压力。
注入微量液态金属改性剂信号。
严格设定该区域的液流温度区间。
几乎在他指令完成的同时——
嗡——!!!
一股前所未有的引擎稳定轰鸣取代了挣扎的嘶吼!核心腔狂暴的蓝光瞬间收敛,变得凝练、均匀、深邃,散发出一种令人心安的澎湃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