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 《流浪地球》杀青 (第1/3页)
2008年5月16日,即便外面的花瓣都已经开始凋谢,小小的果实慢慢长了出来,提醒着大家,夏天就快要来了。
但山西矿区的寒意还未完全褪尽,巨大的摄影棚如同蛰伏的钢铁巨兽,覆盖着尚未融化的厚重人造冰雪。
历时八个月的漫长跋涉,《流浪地球》这场人类带着地球远行的史诗之旅,终于迎来了最后的航程。
空气中不再是数月如一日的紧张与精密运转的沉重,反而弥漫着一种混合着疲惫、成就感与隐隐期盼的气息。
巨大的行星发动机布景骨架在冷光灯下泛着金属光泽,工作人员来往穿梭,调试着最后的细节,动作间少了些如履薄冰的谨慎,多了几分有条不紊的笃定。
经过八个月成长的又何止是演员。
其中导演洛珞的状态变化最为显著。
那个曾在精密搭建的发动机基座前为0.3%的光色谱差、毫米级的道具磨损斤斤计较,浑身散发着如出鞘利剑般严苛气息的洛导,如今变得沉静而松弛。
片场中央,一场涉及冰原运输车脱困、需要小型爆破配合的动作戏正在准备。
烟火师老陈蹲在地上,小心翼翼地调整着埋在雪层下的雪雷。
“老陈,二号点雪量铺厚点,炸开后冲击波扩散要明显,但不能伤到轨道滑车底盘。”
洛珞的声音透过扩音器传来,清晰平稳,没有过去的压迫感:
“测试一次看看效果,安全第一。”
不远处,段奕宏裹在沾满“煤灰”的工装里,正搓着手哈气取暖,闻言插了句嘴:
“洛导,这最后几场爆破戏,咱争取一次过啊,这冻得骨头缝都冒寒气!”
段奕宏在之前的对外选角中,同样被洛珞看中,虽然没有张晗雨这种男主的戏份多,但也饰演的救援行动中仅次于洛珞角色的王磊。
他话音刚落,旁边调试威亚的张涵予便沉稳接话:
“省省力气,待会儿还有段攀爬。”
周围的工作人员发出一阵善意的低笑。
自打春节复工后,临近杀青的这几天里,整个剧组的氛围便一日比一日轻松。
“Action!”
雪雷轰然起爆!人造雪雾冲天而起,夹杂着细碎的冰屑,在鼓风机推动下形成强劲的气浪。
轨道滑车在设定的位置猛地一震!
“停!”
洛珞在监视器后喊停。
效果不如预期——冲击波范围小了些,未能完全模拟出剧本中要求的车辆剧烈颠簸感。
放在几个月前,这必然是一场关于炸药当量、埋设角度和鼓风机风速的精确复盘与严格要求。
但此刻,洛珞只是起身走过去,和烟火师、动作指导凑在一起,低声商量了几句。
“冲击力差点意思”
洛珞指着爆破点:
“把三号点的药量加15%,鼓风机开到最大档位试试,段奕宏,等下车子震动时,你身体往左侧甩的幅度再大一点,表现出猝不及防的感觉。”
“得嘞!”
段奕宏干脆应下,裹了裹棉袄重新回到指定位置。
“爆破组注意!再来一条!”
“啪!”
场记板敲响。
这次,轰鸣的气浪裹挟着更猛烈的雪雾撞向滑车,段奕宏配合地发出一声夸张的惊叫,身体狠狠撞向车门,效果逼真了许多。
“好!这条过了!”
洛珞的声音带着一丝肯定。
没有多余的纠错,干净利落。
进度条随着一个又一个镜头的完成,稳定而轻盈地向前推进。
收工的时间,竟比计划提前了近两个小时。
夕阳将金色的余晖洒在积雪未融的矿区道路上。
回到下榻酒店的车上,洛珞没有像往常那样闭目养神或翻阅资料,而是拿出了一本厚厚的旅行杂志。
这几天随着设计方案的完成,他每天都会早早的收工,除了充分的休息弥补之前耗费的心神外,就是……看杂志了。
至于原因……
“瑞士的签证材料我今天让温岚帮忙送去了,走加急通道,应该问题不大。”
他对身边的刘艺菲说,声音透着轻松。
刘艺菲眼睛一亮,立刻凑了过来:
“真的?太好了!”
她拿过那本杂志,熟练地翻到做了标记的那几页:
“你看你看,这家在因特拉肯山脚下的酒店,推开窗就能看到少女峰,他们说观景台看日出最好,我们得起个大早……”
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