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81章 洛珞:我成初代战狼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381章 洛珞:我成初代战狼了? (第2/3页)

沸腾的浪潮中,一个不起眼的起点,在虚拟的网络世界悄然酝酿。

    国内最大的电影爱好者聚集地之一——时光影视贴吧,一个名为“盘点2009五一档最惨烈战场”的帖子悄然浮现。

    楼主没有太多分析,只是简洁地列出了五月一日及其后几天上映的关键影片海报截图:

    《流浪地球》(国产科幻巨制)

    《星际迷航》(好莱坞科幻经典重启)

    《天使与恶魔》(汤姆·汉克斯主演好莱坞悬疑大片)

    《金刚狼》(休·杰克曼主演好莱坞超级英雄电影)

    图片下方,楼主配上了一行看似随意的评论:

    “你们看这次五一档像不像《流浪地球》独战好莱坞大片?这排面,有点壮烈啊!”

    这简单的一句配文,如同一颗火星落入了干柴堆。

    起初是贴吧内部的小范围共鸣:

    “你不说我还没注意!还真是!全是好莱坞!”

    “国产片就《流浪地球》一个能打的?其他都怂了躲档期了吧?”

    “楼猪真相了,这配置,完全是一个打三个啊!”

    截图迅速被转发到时光博客、天涯论坛、猫扑大杂烩等各大社交平台。

    #流浪地球独战好莱坞#这样的标签开始出现,并且热度急剧攀升。

    讨论的核心不仅仅是影片本身,更是这种国产顶级制作孤身迎战好莱坞顶级IP集群的戏剧性对比。

    所言,成了《流浪地球》一家的独角戏,对手是强大而成熟的好莱坞体系。

    随着讨论的深入,关于《流浪地球》为何能如此“硬气”地上映、硬撼好莱坞的话题自然浮出水面。

    很快,就有人翻出了在BJ星光剧场首映发布会后的媒体采访环节,以及事后洛珞面对媒体专访中对“如何看待如此巨大投入的商业风险”说过的一段话。

    那段采访片段开始被疯狂转发、剪辑,配以激昂的字幕:

    记者:“洛导,《流浪地球》传闻投资超过20亿,这在国产电影史上是空前的,您不担心巨亏吗?”

    洛珞:“这个项目从一开始,我和拾光映画的团队就没把‘稳赚’放在首位,砸下几十个亿,不仅仅是为了拍一部电影,更是要砸开一条路!一条属于我们华语特效大片工业化、标准化的路!好莱坞有他们的工业光魔、维塔数码,我们凭什么不能有?”

    “技术的差距可以追赶,设备的短板可以补足,哪怕这部电影只能勉强回本,甚至要赔一点进去,只要能把这个工业体系的架子搭起来,能让后来者踩在我们肩膀上更快地做出属于中国的顶级大片,这钱就赔得值!华语电影的技术基础和观众期待都需要这样一部作品来引爆!”

    这段话并非刚刚报道出来,之前也早就有人注意到,但并未形成规模,而此刻被翻出来的时机简直堪称完美。

    当整个网络都在热议《流浪地球》“独战”好莱坞的壮举时,洛珞这段充满魄力、家国情怀和产业使命感的宣言,瞬间击中了无数网友的心。

    “看哭了!原来他是要当拓荒者!”

    “这就是格局!洛导这‘赔本赚吆喝’的底气,支撑起了独战好莱坞的脊梁!”

    “宁可赔钱也要做好中国电影!这他妈才是华语电影人的精神!”

    “@各大制片公司,都来学学!这才叫担当!比躲档期强一万倍!”

    明明那些华语电影只是在避洛珞的锋芒,但此刻在很多观众眼里却变成了躲避好莱坞大片,而且他们还没法解释,毕竟躲谁都不好听,总不会因为他们躲得是《流浪地球》,观众们就反过来夸他们躲得好吧。

    这也就导致了《流浪地球》的强势上映显得更加难得。

    洛珞发布会上的这段发言视频配合着“独战好莱坞”的对比图、排片霸榜数据以及持续刷新的恐怖票房纪录,形成了滚雪球般的巨大声势。

    媒体纷纷跟进,将他塑造为一个不计个人得失、扛起华语电影工业大旗的英雄式导演。

    这股舆论风暴已经远远超出了电影本身,上升到了文化自信、产业振兴和民族情怀的高度。

    《流浪地球》不再仅仅是一部成功的商业大片,它成了一个符号——华语电影在技术、制作和魄力上向好莱坞巅峰发起挑战并取得阶段性胜利的里程碑。

    而洛珞那句被翻出来的“宁可赔钱也要开路”的话,则成为这场风暴中最鼓舞人心的号角,在网络的海洋里掀起一波又一波的声浪,为《流浪地球》的传奇之路,增添了最浓墨重彩的注脚。

    ……

    BJ新影联院线的会议室里弥漫着一股复杂的气息。

    经理捏着刚打印出来的上周《流浪地球》票房数据单,首周——从五月二号到五月五号——短短四天,他们旗下几家核心影院被这部片子彻底点燃,分账数据像吃了火箭一样往上蹿,单日、单周数字都创了院线成立以来的记录。

    会议桌周围,其他几个经理脸上同样带着难以置信的欣喜。

    “老王,这次调整排片,你拍板拍得对!”

    副手声音发亮,难掩激动:

    “首周末排片加到70%,上座率就没下过95%,IMAX场次更是一票难求,上周整个集团的收益……翻了个跟头还有富余!”

    旁边立刻有人跟着点头附和。

    财务总监推了推眼镜,语气却多了一丝惯常的谨慎:

    “按说……这片子的金矿,首周就该被挖得差不多了吧?再好的片子,按市场铁律,第一周才是票房最高的峰顶,之后就该平稳下滑,进入细水长流的长尾期,咱们的排片计划,下周是不是该……”

    老王靠在椅背上,捏着眉心,他盯着报表上那首周全线上扬的箭头,心里盘算的正是这个。

    “按常理,是这么回事。”

    他吐出一口烟:

    “再好的东西,新鲜劲儿一过,热度就该退了,下周排片比例维持住就行,该给其他片子一点空间了,这次捞着了,动作还是……略保守了点,排晚了些。”

    一丝不易察觉的懊恼滑过心间,要是首日就把排片顶满呢?

    决策落定,排片比例略作微调,重心依旧在《流浪地球》。谁也没想到,这“微调”会直接撞上一股滔天巨浪。

    周二下午。

    一份全新的实时票房汇总像块烧红的烙铁,砸在了老王案头。

    “这数据……是不是搞错了?”

    老王指着表格上刺眼的红色数字——本周一、周二的单日票房,竟然双双盖过了上周工作日的数据!尤其是周二下午场的平均上座率,诡异得逼近了首周末的水平!这根本不是下滑的曲线,分明是踩着油门在逆风爬坡!

    《流浪地球》票房逆跌了?!!!

    技术部主管一头汗跑了进来:

    “没……没搞错!王经理,我们的票务系统后台快被刷爆了!”

    “后台?被刷爆?周二下午?怎么回事?”

    老王声音都拔高了。

    “是购票请求!海量的购票请求!主要是下午场和晚黄金档!好多都是‘再看一次’甚至‘再看第三次’!”

    技术主管声音发抖:

    “还有团体票订单,点名要看《流浪地球》,有公司团建包场的,有大学社团组织的……”

    老王猛然想起昨天在星光影院巡视时那个令人费解的场景:

    几个穿着普通的观众排队在IMAX厅取票口,乐呵呵地拿着新买的票根,指着宣传板上洛珞那句“宁可赔钱也要开路”的特写,大声议论着。

    一个声音尤其响亮:

    “拍的是咱中国的科幻,用的是咱自己的特效,硬杠好莱坞!咱得支持一把子情怀!”

    他抓起电话,直接打到王府井旗舰店的店长那儿。

    “老王!”

    电话那头的声音几乎是炸开的:

    “疯了!售票口这边排队的人从没断过!比一号那天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