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风评再次反转和崛起的深空防线 (第2/3页)
面对正常观众的质疑,他们则是各种阴阳怪气:
“从三十多个亿到十个亿,原来算成功啊,那可真是太成功了”
如果你这时候试图讲道理:
“国内票房当前就应该是这个水准,这才是正常情况,怎么不算成功呢。”
他们就好像拿到了什么证据一样,跳起来反驳你:
“你也承认《流浪地球》不是正常情况了对吧,就是靠卖情怀,打着什么支持国产科幻、国产3D电影的噱头骗观众买票,他好趁机捞钱。”
按照常理说,即便《深空防线》在实际上确实取得了成功,但在网络上的评价,也确实不像洛珞以往作品那样的一边倒全是支持的声音,偶有反驳也很快被淹没。
只能说曾经沧海难为水,经历过全国上下一心支持他们的盛况,以及三十多个亿的票房,拾光众人对于当前的情况甚至都有些不满足了。
要知道,在他们身后可是连一个影子都没有,算上进口大片,目前连一个突破五亿票房的都没有,实在是难以望其项背。
而就在温岚等人懊恼自己没有做好,甚至犹豫着要不要直接让《深空防线》下映,再延期也没什么意义的时候,转折点来了——
盘古堆点火成功的消息公布了。
这件事如同烈火燎原般迅速传遍全国,一夜之间,整个华国好像人均物理学家一样,随便一个人都能头头是道的跟你分析一下可控核聚变有多厉害,咱们率先点火有多么了不起。
同样的,一夜之间洛珞的名字再次响彻全国,而且是前所未有的响。
以前尽管他的名气也很大,全国上下大部分人也都知道他的名字,只是演员,导演的名气再大也是虚的。
而在那次华国首个菲尔兹奖被他摘下后,洛珞彻底走上了一条与众不同的路,下到小学生,上到六七十的老人,也都知道了这个名字。
而且不再是以娱乐圈或者“反面教材”的样子,甚至连许多家庭的启蒙教育,也会把洛珞的照片和事迹放进去,引导孩子以后要成为你“洛叔叔”这样的人,也要学数学,成为国际知名的大数学家。
不过无论是演戏的名气也好,数学上的成果也罢,绑在一块都没法跟洛珞这次点燃聚变之火相媲美,这实在是太重要了。
按说洛珞确实再一次站到了顶峰,而且是前无古人的顶峰,自华国成立以来,还从未有一个这个年纪的青年人,做出跟他这样出色的成果的,甚至放眼全世界都没有一个接近的。
但……这跟《深空防线》有什么关系?洛珞既没有主演,更没有亲自执导。
有大关系了!
黑子们之所以牵连《深空防线》,批判《流浪地球》的点是什么?
无非就是觉得他们华国在末日的世界联合政府里,占据主导地位不合理,或者说他们觉得自己的硬实力没到位。
严重点说是跪久了站不起来,但客观分析似乎也只是表达的有些过分了,其实并非完全错误。
即便有粉丝反驳,表示华国目前在哪个行业做得很好,世界前列,也都会被黑子们反击:
“也就能说点这些细枝末节的东西,要么就是强调农业打过,工业上哪个行?航天、电子信息、芯片、能源……哪个行?”
其实即便是这几个工业领域,他们目前也在飞速发展着,但发展总需要时间,他们才起步多久,可不说顶尖,但也位于前列。
但好像黑子的眼里,只有世界第一才算是前列一样,剩下的无论你是第二还是第十,都没什么区别。
可这次不一样了,粉丝们真的有话要说了。
以前说这些他们不好反驳就算了,现在洛神可是把证据送到他们嘴边了:
“电影里‘行星发动机’烧的是啥?是重聚变!现在,现实中点火成功的是谁家的聚变堆?!还觉得几十年后的‘技术领先’是意淫?这才2011年初!”
“能量就是权力!”
众多网友紧跟着发言,语气带着技术宅特有的激动:
“盘古堆点火意味着什么?近乎无限的清洁能源!电费暴跌、工业革命2.0、海水淡化……这哪一步不是在夯实国力根基?电影里联合政府需要调全球资源建发动机、搞领航员空间站,靠的是什么?不就是谁能掌控这庞大工程的能源心脏吗!现实里盘古堆成了,电影里的设定就成了逻辑链条上最硬的一环!”
这还顺带着怼了那些认为电影中科幻部分缺乏逻辑性,不严谨的黑子们。
甚至不用什么根据,直接一句:
“你觉得你比洛总设计师还懂?”
就能怼的他们哑口无言。
尽管黑子已经可以无理取闹,但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黑子和粉丝的对战,比的就是看谁能说服路人观众,他们之间可不存在互相说服。
而现在……胜负显而易见。
更重要的是什么,洛神在《深空防线》里演的就是可控核聚变的工程师啊,这叫什么?纯本色出演啊。
起初只是零星几篇帖子:
“兄弟们,快去再看一遍《深空防线》,看洛神演的工程师!之前还不觉得,现在一看,总设计师给咱们本色出演,真特么荣幸啊!”
“神预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