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章 战忽局局长洛珞 (第1/3页)
国家会议中心的闪光灯海渐熄,发布会圆满落幕。
聚光灯下的洛珞,用清晰、沉稳的声调,为《战斗天使》的创作意图盖棺定论:
一部探索科技与人性的哲学思辨之作,核心并非在机器人或人体改造技术的具象展示。
台下的记者们或点头,或快速记录,现场秩序井然。
安保严密的氛围也让任何尖锐的质疑显得不合时宜,以至于这场发布会的氛围十分融洽,即便是鲁豫和易立竞一块到场,恐怕也一样得老老实实的提问。
对于洛珞时隔这么久终于露面,但也只是简单的在发布会上回答了几个问题便匆匆离场,粉丝和观众尽管不舍,但也没有过于吵闹,即便这里面不乏从昨天就开始守在这里的铁杆粉丝。
洛珞的习惯他们也都了解,喜欢用作品说话,别说现在身份大不一样了,即便是拿到菲尔兹奖以前,也从来不会在各种典礼晚会上露面。
无论开机发布会也好,首映发布会也罢,从来也都是长话短说,更别提搞出什么话题炒作了。
当然了,现在他的身份和涉及到的内容也不适合炒作,即便洛珞敢说,台下也没有一家娱乐媒体敢往外报。
只不过……洛珞自己不说,不代表网友们不会猜。
是的,当洛珞一行人离场,网络世界与现实短暂的秩序感瞬间脱节,酝酿已久的风暴才真正掀起。
那个名为“洛神为什么会拍《铳梦》?难道真要搞机器人?”的问题,像一簇火星,精准地投入了由兴奋、好奇和天然的不信任感组成的干柴堆里。
首先炸开的并非情绪宣泄,而是看似“有理有据”的分析。
科技博主迅速搬运整理了《铳梦》原作中那些令人目眩神迷的科技设定清单:高度拟真的机械肢体、神经链接技术、人体改造手术、悬浮在空中的反乌托邦都市……每一项旁边都配着简要的技术背景说明。
他的帖子立刻成为核心讨论区。
热评第一条被顶上:
“洛神发布会说的是‘哲学探讨’。”
但下面紧跟着反驳:
“但在盘古堆点火前,《流浪地球》里就已经有‘烧石头’的构想变成现实了!哲学探讨?当然有!但谁敢说这背后没有硬技术的影子?”
紧接着,一个模糊不清、带着“拾光内部人士小号”标签的截图开始疯传。
截图里的文字赫然是:
“温总亲口问过洛神:拍这个是不是真要搞机器人?”
尽管没有上下文,也没有语音实锤,但这如同在滚烫的油锅里溅入冷水,瞬间引爆。
“实锤了!内部都问过!”
“洛神当时怎么回的?快说啊!”
“回复没说!但这问题本身就够说明问题了吧?”
各种推理贴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并迅速登上热门话题榜。
一篇题为《从盘古到赛博格:洛神的下一步,是否在书写人类增强的蓝图?》的文章,将洛珞的科研路径与《铳梦》中的技术进行了系统性关联推测。
另一篇《技术代差的野望:洛神拍片,意在军备?》则大胆假设:
“可控核聚变带来近乎无限的能源,外骨骼、军用机器人、单兵作战系统……岂不是水到渠成?这部电影是否在给未来的‘时光机甲’铺路?”
甚至还有分析《科技巨头的标配:洛神也要打造自己的“波士顿动力”?》,探讨电影可能成为商业机器人产品的预热营销。
话题标签#洛神进军机器人#、#战斗天使暗示人体改造?#牢牢占据热搜前排。无论是粉丝、路人还是黑粉,都加入了这场全民解谜游戏。
“我倒是愿意相信洛神的话,但他过去的‘预言’实在太准,很难不让人多想。”
“哲学探讨需要用这么硬核的设定吗?《铳梦》的灵魂不就是那些酷毙了的机械和改造人?洛神肯定有所图!”
“你们仔细看发布会洛神那句话:‘探讨科技与人体边界模糊时生命本质与人性存续问题’,这本身就是技术正在接近现实的证明!如果没有在推进相关技术,谈何‘边界模糊’?”
办公室里,温岚划动着最新款的时光智能手机,指尖飞快掠过这些愈演愈烈的猜测。
她想起后台那随口一问和洛珞的否认,再看看眼前这几乎要形成共识的集体想象,不由得感到一丝荒谬和无奈。
“洛神做事自然有他的道理……”
她暗自思忖:
“可这猜想的发酵程度,也太离谱了。”
然而国内网路上的喧嚣不过是冰山一角,他们最多不过是凑趣一般的猜测,但有人却当真了。
……
CIA总部,兰利,某高度保密的简报室,椭圆形办公室旁的加密会议室烟雾缭绕。
帕内塔指尖敲击着卫星照片——宁波海岸线上崛起的千亩工地被红圈反复标记。
“一个建造在距离盘古堆不足一百公里的工厂,要说没有猫腻那是不可能的。”
旁边的副手冷笑一声:
“结合他在拍的电影就更可疑了,《铳梦》里的机械义体、人脑芯片和战争机器人,现在由这位刚完成核聚变奇迹的科学家亲自操刀?巧合太多就是阴谋。”
屏幕上正循环播放《战斗天使》发布会片段:洛珞解释“哲学思辨”时平静的面容,台下各国记者闪烁的镁光灯。
估计连洛珞自己都想不到,居然有人对他的关注到了这种程度,连他拍电影发布会的视频都要拷贝过去反复研究。
是的,自从国会那群老爷们因为他们上次对洛珞的关注不够紧而大发雷霆,这次他们可是丝毫不敢掉以轻心,力求不再重蹈覆辙!绝不能再被他的表面动作迷惑!
无论是科技公司的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