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0章 隐藏在谈判桌下的汹涌 (第1/3页)
当初签署这份合拍协议时,说实话,福克斯内部对这部电影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
虽然的木城雪户名头很响,虽然项目是卡梅隆心心念念的《铳梦》,虽然合作方是近年来崛起速度惊人的拾光映画,但他们更倾向把这看作是一次尝试性的、带有资本合作和地缘政治意味的普通商业项目。
尤其是核心主导权落在一个跨界科学家导演身上——一个久未涉足影视圈的“国宝”——这多少让好莱坞的老牌巨头们带着一丝其他方面的狐疑,以及在电影制作上的傲慢。
福克斯投入资源,但心态上,更多是“跟着看看”。
然而,这个“看看”的过程,却成了彼得森职业生涯中最令他心惊的认知颠覆之旅。
作为后期制作前线的把关人之一,彼得森得以接触到源源不断从片场传回的部分未经精修的素材片段。
最初是带着例行公事的心态翻看,但很快,他的眼睛就无法从那方寸屏幕上移开了。
首先吸引他目光的就是作为电影唯一女主刘艺菲的表现,完全出乎他的意料。
坦白说起初他对于这个“关系户”的大女主是完全不在意的,是的……关系户,整个华国的观众都知道这位刘小姐是那位洛总的女朋友,两人从大学就是同学,在一起很多年十分恩爱,就连在各种影视剧里也都在变着花样的饰演情侣。
这样的爱情在许多人看来当然很值得羡慕和向往,但从从业者的角度出发,他就更加看不起对方了,无非是一个依靠男朋友走到今天……和娱乐圈那些其他的女演员并无什么不同。
至于这部华美合拍的大戏,对方能通过卡梅隆那个眼光刁钻的家伙的审核,不用多想,肯定也是那位洛总的缘故了,毕竟别说是卡梅隆,即便是他乃至他身后的整个二十世纪福克斯也不能小瞧洛珞在整个华国乃至国际上的地位。
他们的傲慢也仅仅能保持在影视方面,如果抛开拍戏的专业程度,都不是妄自菲薄,他们甚至没有什么机会坐到一张桌子上……尤其是联想到自己这次过来前,被国会某个党派亲自交代的一些事后,就更加如此认为了。
更不要说他们对整个华国的女演员都并不太感冒,华国的演艺界值得称道的似乎……也就是Chinese Kung Fu了。
但仅仅只是几场戏过后,他的观念就彻底改变了。
刘艺菲在“废铁镇”橙子摊前的那个眼神特写——茫然、纯粹、在垃圾堆里发现珍宝般的微光,复杂得无需任何台词就已将加里的灵魂钉入观众心底。
这是天赋,更是导演精准调教的结果。
还有那些由洛珞亲自设计、要求道具组制造的充满“实用主义重量感”的设备,在动态捕捉镜头下呈现出的机械质感,远超预期的写实。
当彼得森看到那场“新依德”身份暴露后的关键打斗素材时,他几乎屏住了呼吸。
洛珞亲自饰演的合成人医生依德,其动作并非传统动作片的华丽,而是带着一种冰冷的、源于科技强化的精准和爆发性的潜能。
那些扮演反派的“群演”的攻击凌厉异常,却被洛珞简洁精准地闪避、利用环境反制。
那种“生涩感”与强悍潜能之间的张力,特别是那个硬扛模拟金属臂重击的瞬间,真实感扑面而来,连见惯大场面的他都不禁动容。
这哪里是科学家玩票,分明是浸淫动作类型片多年的老手才有的镜头掌控力。
更不用说那些匪夷所思的拍摄手法和高概念场景。
洛珞似乎将某种超越性的、关于“审判壁垒”和“梅尔奇泽德克”的宏大哲学思辨,通过刘艺菲那令人眼花缭乱的高难度动作和镜头语言,硬生生“塞”进了大众娱乐的躯壳里。卡梅隆在片场频频响起的赞叹犹在耳边。
这些素材透露出的那种将尖端科技想象力与深沉人性思考无缝衔接的野心和能力,让彼得森敏锐地意识到:《战斗天使》绝不会只是一部视觉爆米花,它极有可能在科幻类型片上竖起新的标杆。
最初的轻视早已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对这部作品市场前景的极度乐观和随之而来对福克斯可能失去主导权的强烈焦虑。
看着洛珞在远处气定神闲地与人交谈,彼得森的眼神变得锐利起来。
拾光映画按合约主导后期?可这部戏的意义和价值已经完全不同了!
福克斯作为好莱坞顶级制片厂,拥有顶级的后期资源和全球发行渠道,怎么能眼睁睁看着如此重要的作品在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