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39章 主题曲《天使的羽翼》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439章 主题曲《天使的羽翼》 (第1/3页)

    京城初秋的燥热仿佛被手机发布会点燃,弥漫在每一寸空气里。

    街头巷尾、网络舆论、科技巨头的研发中心——整个世界都因“时光二代”手机和那名为“小梅”的人工智能助手掀起了滔天巨浪。

    预购瞬间售罄,官网几度崩溃,体验店前排起蜿蜒长龙,加价的黄牛活跃其中,媒体铺天盖地的报道和社交网络上数万计的讨论,交织成一个名为“洛珞AI”的风暴中心。

    苹果、三星等巨头在灯火通明的研发中心内焦虑地追赶,试图破解或模仿那横空出世的技术奇迹。

    而在风暴中心,那个被万众瞩目、名字高悬于热搜榜首的缔造者——洛珞——此刻却像是消失在喧嚣之中,从头到尾都没有露面。

    对此其实大家有些意外,但也都可以理解。

    洛神已经不是当初那个单纯的演员,甚至不只是个理论数学家了,他现在一定有许多事情要忙吧,可能是可控核聚变的一些后续工作,甚至是更重要的科研项目,他们都可以理解的。

    是的,洛珞的确很忙,只是忙碌的事情可能跟粉丝们以为的有些出入……

    “把刚剪出来的片段播放一下,找找感觉。”

    拾光音乐的录音棚,最顶尖的隔音门隔绝了外界所有的声浪与焦躁,不过录音棚内正传来洛珞的呼声,这个内容听上去……显然跟科研没有一丁点的关系。

    这里没有闪光灯,没有汹涌的人群,没有关于算力、智能程度的激烈争论。

    取而代之的,是柔和温暖的灯光洒在专业级设备的金属外壳上,空气中弥漫着一种音乐创作特有的专注与期待。

    录音棚内,刘艺菲戴着监听耳机,站在麦克风前。

    她的脸颊因专注而微微泛红,目光落在面前的歌词架上,酝酿着情绪。

    巨大的隔音玻璃外,控制室里,洛珞随意地坐在一张宽大的黑色转椅上。

    他面前的调音台上指示灯微弱地闪烁,屏幕显示着复杂的音频波形。

    目光穿过玻璃,落在刘艺菲身上,带着一贯的精准与敏锐。

    是的,这参与录制的人……除了这部戏唯一的大女主刘艺菲外,还能有谁呢。

    虽然洛珞有着过人的学习能力和超前的认知体系,但音乐——特别是如何精准地将抽象的乐理知识转化为引导歌手的导演语言——对他而言,曾经是一个相对模糊的领域。

    他可以辨别好听与否,却难以系统地指出“为什么这里需要升调”、“那种喉音颤动的技术术语是什么”、“如何指导歌手在某个字词上找到鼻腔共鸣点以表现冰冷中的炽热”。

    他不需要自己成为歌唱家,但他绝不能是乐盲导演,作为编剧和导演,没有谁比他更清楚这部戏需要的是什么样的配乐。

    毕竟,主题曲是影视作品中与画面、剧情同等重要的情绪枢纽。

    于是,在电影拍摄结束后,他还是通过【扫描仪】,如同处理海量科学数据一般,飞速地“扫掠”了一些乐理典籍、大师级声乐教学视频、经典电影配乐解析。

    其实这些年来,他的音乐水平尽管没有刻意去提升,但这么多角色累积下来,多少也是有不小的进步,这也就使得他学习相关知识,消耗的积分出乎意料的小,居然只有三百多。

    当然了,也是他现在财大气粗,随便拍一部戏就是大几千的积分收入,换做刚拍戏时,辛辛苦苦也只能攒几百上千的他,可不敢这么的浪费。

    随着积分的燃烧,大量的音乐符号、和声理论、发声技巧、情感表达模型瞬间被转化、精简、吸收,烙印进他那本就高效的记忆与理解系统。

    这不是成为音乐家,而是精准地获得了判断和指导所需的“工具字典”。

    此刻他们刚刚看完新剪出来的电影片段,为的就是给刘艺菲找副歌的感觉。

    不得不说,虽然整部戏刘艺菲都完整的参与了拍摄过程,只不过身临其境表演的时候还好,但拍摄的过程从旁观的角度来看其实非常出戏,剪出来的片段就不一样了。

    即便特效还远没有做好,但仅仅只是几个片段,就看的十分澎湃,让刘艺菲一下子就找到了感觉。

    “Ready?”

    洛珞的声音通过她耳机里的内通系统响起,清晰、稳定,带着惯有的那种不容置疑的掌控感,却又比平时多了一分工作的温和。

    刘艺菲缓缓睁开眼,目光精准地投向控制室里的身影,轻轻点了点头。

    “开始。”

    洛珞按下了按键。

    前奏如冷冽的钢水流淌开来,带着一种机械的沉重与悲凉的广阔感。

    刘艺菲的声音如同投入平静水面的第一颗石子:

    “锈迹斑斑的铁轨延伸向雾里…”

    “残破的羽翼渴望划破长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