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4章 青梅用美色诱惑我,我用美食反击她 (第2/3页)
那就是个小魔女。”
被刘清明这么一打岔,胡金平紧绷的神经倒是放松了不少。
两人又对了一遍流程和串词。
门被推开了。
吴新蕊走了进来。
胡金平像弹簧一样从沙发上蹦起来,立正站好。
“省长。”
吴新蕊微微颔首,算是打过招呼。
她今天没穿职业装,换了一身暗红色的长裙,头发盘在脑后,少了几分平日里的肃杀,多了几分雍容华贵。
胡金平很有眼力见。
“那个,我去看看司仪准备好了没。”
说完,他一溜烟地钻了出去,顺手带上了门。
房间里只剩下刘清明和吴新蕊。
刘清明站起身,叫了一声:“妈。”
吴新蕊摆摆手,示意他坐下。
她走到窗边,看了一眼外面的会场,然后转过身,脸上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
“刚收到的消息。”
她的声音很平和,却难掩兴奋。
“黄书记和蔡司董事长福斯特见面了。双方已经敲定了1.5亿欧元的注资计划。”
刘清明的心里一动。
“成了?”
“基本成了。”
吴新蕊走到他对面的椅子上坐下,神态放松。
“蔡司的代表已经在和阿斯麦的股东接触,准备收购他们的股份。这笔收购大概在9亿欧元左右。”
9亿欧元。
刘清明在心里默念着这个数字。
太便宜了。
简直就是白菜价。
前世,阿斯麦可是光刻机领域的绝对霸主,唯一的真神。
在他重生那一年,阿斯麦的市值高达4000亿美元。
而现在,这家未来的巨头,总市值才不过30亿欧元。
蔡司半导体一旦完成这笔收购,将成为阿斯麦的最大股东,拥有重组董事会的权力。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技术。
意味着未来。
“可惜了。”
刘清明摇摇头,有些贪心不足。
“他们不肯卖给我们。”
“知足吧。”
吴新蕊看了他一眼。
“这件事是你力主推动的,你功不可没。如果不是你坚持,省里根本不会同意拿出这么多外汇储备去支持一项还没有经过验证的新技术。”
刘清明正色道:“我只希望事情能做成。具体操作都是您和黄书记在跑,我就是动动嘴皮子。”
“我知道就行了,不用谦虚。”
吴新蕊顿了顿,话锋一转。
“不过,资金投入量确实有点大。引进外资过多,我们的决策权就会受影响。你怎么看?”
刘清明沉吟片刻。
“妈,这事如果成了,请务必把它做下去。”
他身体前倾,盯着吴新蕊。
“光刻机是上游产业。依托岛内工业园,我们可以形成一整套IT产业链。但这只是第一步。”
“引进技术,加以消化,最终形成我们自己的产业,这才是目的。”
“只要撑过这五年,我们的经济形势会有一个根本性的变化。”
“最多到2015年,我们不光不缺钱,还会有大把的钱可以投入。但如果现在不做,到时候想投入也没有机会了。”
那时候,技术壁垒已经形成。
再想入局,难如登天。
吴新蕊看着面前这个年轻人。
他的脸上写满了自信和笃定。
这种超前的战略眼光,有时候连她都感到心惊。
“我相信你的判断。”
吴新蕊点了点头。
刘清明笑了。
他看了一眼墙上的挂钟。
“妈,这个时候您还要谈工作,要是让小璇知道了,她该伤心了。”
吴新蕊愣了一下,随即失笑。
“忍不住,习惯了。”
她理了理裙摆,有些无奈。
“别告诉她。”
“放心,我嘴严。”
刘清明说着,从身后的包里拿出了三个厚厚的本子。
本子的封皮有些磨损,边角卷起,显出岁月的痕迹。
他把本子放在茶几上,推到吴新蕊面前。
“妈,我想让您看点东西。”
吴新蕊有些疑惑。
“又有新点子了?这么厚,你这计划有点大啊。”
她笑着伸手拿起最上面的一个本子。
翻开第一页。
笑容凝固在脸上。
那不是什么商业计划书。
也不是什么政策分析报告。
那是稚嫩的笔迹,用蓝色的钢笔水写在横格纸上。
日期是1977年7月13日。
吴新蕊的手指微微颤抖。
这是……
女儿苏清璇的日记?
“你从哪里找来的?”
她猛地抬起头,看着刘清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