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 玛丽到达赤潮城 (第1/3页)
清晨的寒雾尚未散去,车队缓缓翻过最后一道山坡。
就在那一瞬间,视野豁然开朗。
眼前的风景让玛丽屏住了呼吸。
一座城池静静横亘在晨雾与雪原之间。
半完工的灰白城墙如巨兽般蜿蜒开去,尚未抛光的石料上覆着薄霜,折射出冷冽光芒。
寒铁横梁一根根嵌入石层,坚硬而锋利,像是为这座城市披上的钢甲。
几座箭塔已然矗立,笔直刺破雾气,塔顶悬挂的火盆铁架上,残余的火光还在冒着微弱烟丝。
更令人无法移开视线的,是猎猎飞扬的赤红旗帜,与苍茫雪地形成刺目的对比。
如同雪地中的灯塔一般,昭示着前方的方向与希望。
孩子们最先坐不住了,探出半个身子往外看,嚷嚷着:“好大啊!好高啊!妈妈快看!”
“比霜戟城还要整齐……至少看上去是这样。”一位随行的妇人抱紧了自己的小儿子,声音颤抖。
“可别被外表骗了,城门内是什么样子谁知道。”年长的老人眯起眼睛,语气里带着戒备,但眼底的光芒出卖了他内心的震撼。
玛丽听着四周的声音,看着那座被晨雾包围的城池,心口微微发热。
这座城的城墙与城门看上去与旧霜戟城不相上下,甚至更显新锐坚固。
可她依旧不敢完全放下心。
既有期待,又有担忧。
毕竟城门之外再辉煌,也不代表城内的日子会好,如果有霜戟城一半好就行了。
随着车队缓缓下坡,城门的细节愈发清晰。
高大厚重的木质城门镶着密密麻麻的寒铁钉,晨光落下时闪出一圈圈冷光。
城门两侧的青灰石砖铺成缓缓延展的斜坡,既便于运输马车出入,也方便士兵布防。
近前守卫的骑士列成整齐的队列,他们盔甲统一、无一斑驳,胸甲上皆刻着赤潮的太阳纹章。
“队列左靠,准备入城检查。”
领头骑士牵着缰绳,神色平静,却下意识放低了声音,似乎也不想打扰这一方秩序。
空气里带着微凉的水汽和某种说不出的压迫感,令人忍不住屏息。
玛丽微微探身,越过车窗望去,发现他们的车队被引向左侧的一条专门通道。
在更靠右的另一侧,则是另一幅截然不同的景象。
密密麻麻挤着一群衣衫褴褛的流民。
他们蜷缩在风口下,面色憔悴,眼神中带着渴望。
有的流民手里还攥着粗布袋,里面装着从废墟里带出来的最后一点家当。
然而与玛丽想象中的混乱不同,这里没有喊叫,也没有冲撞,秩序被维持得井井有条。
几座简易木棚下,几名文吏正逐一登记每个人的姓名、籍贯、亲属情况。
“下一个,家口几人?带孩子的先往那边走。”官员的声音平静,却带点威严。
另一边,士兵正在分发热粥和面包。
冒着热气的陶罐一锅锅端上来,妇孺优先接到手里,小心翼翼捧着碗,像是捧着一段久违的希望。
“你瞧见没,给他们分的是面包和粥,分量还不少!”
“北境哪有人这么做?这得花多少粮啊……”
车队里,有人低声感叹。
而那些登记完的流民,会被士兵带去城门内的临时安置区。
那里搭起了整齐一排排的木屋,虽然简陋,却至少能遮风避雨。
流民的脸上因为喝到热粥而泛起一抹红晕,蜷缩的肩膀终于舒展开来。
一股难以言说的情绪涌上心头,似乎某种坚硬的东西,正在缓缓被融化。
玛丽抱着熟睡的伊妮,目光在城门另一侧的难民群与安置木棚之间来回切换。
那些人衣衫褴褛,面黄肌瘦,明显是从北境更北方逃来的灾民。
然而预想中的混乱并没有出现,没有哄抢、没有哭喊,也没有自相残杀。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近乎不可思议的秩序感。
玛丽呆呆望着这一切,脑海里闪过,偶然看过霜戟城外饥荒横行时的景象。
那里难民为了半块发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