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贺达 (第1/3页)
第二天一大早,三丫拿着初小七给的二两银子,踏上了回家的路。
不说秦含玉的外公那么大的官,就是县令,他们这种普通百姓都不敢放肆,怎么可能有胆子上府衙去找县令?
所以,三丫选择乖乖的拿着银子走人。
本来纪家也没有下聘,谁都不知道这个事情,初小七也不要求大舅一家把银子退回来。
不管从什么层面来讲,大舅家都不吃亏。
三丫回去后,将初小七的话带给了大舅母,大舅母还闹腾着要去城里找纪家讨说法。
被大舅两个巴掌给甩清醒了。
他们是农民,在这里见过最大的官就是县令了,别说当朝的大学士。
真要闹起来,县令一气之下将他们一家子关起来,扣上个什么子无须有的罪名,拉出去砍头了咋整?
再说了,他听说初小七那庄子,工人的待遇特别好。过了年,他还想去那庄子上混个管事当当,捞些油水。
若是两家撕破了脸,他还怎么好开口说这事儿?
大舅母虽然心里有气,但转念一想,自家收了十二两银子,闺女也还能再说人家,还能再收彩礼,着实也不亏,这才骂骂咧咧的作罢。
这大舅的如意算盘是打得啪啪响,但也不知道他们村是谁听到大舅母咒骂纪家,就把这事儿给传了出去,就连他们自家人都听说了。
后来初小七直接放话,庄子上的管事,不会用纪家以外的人,大舅幻想的肥差就这么没了。
初小七这个决定,很明显是针对阮家放出去的。
纪母这心里老不舒服了,不管初小七赚了多少,那不都是纪家的,凭啥不让自己娘家人去庄子上管事?
但她也只敢心里不舒服,不敢说出来。
她不是没有去找纪父说过这事儿,表达过自己的不满,结果被纪父吼了一顿,她就再也不敢提了。
纪父感觉纪母年纪越大,做事儿越没分寸。
她背着一家人跟大舅家结亲的事情,本来他们都是瞒着秦家的。
但大舅母骂骂咧咧的这么一骂,被传得风言风语,自然没多久就传到了县令一家的耳朵里。
秦含玉本来就是个半大的姑娘,在家又被宠坏了,心气又高得很。
听说了这事儿后,去纪家再也没跟纪母打过一声招呼,把纪母气的够呛。
老大娶个媳妇儿在这家中一人独大,与自己一点儿也不亲近。老二说个媳妇儿,这还没进门就给自己甩脸子,一家子都喊,唯独就是不喊她。
初小七在背后也讲过秦含玉,让她不要做那么明显,以后嫁过来了抬头不见低头见,相处起来尴尬得很。
秦含玉才不管那么多,我行我素的。
纪景泽也不好说她什么,这事儿的确是纪母做得不地道,怪不得秦含玉。
自从纪景泽谈恋爱后,初小七每月就给他涨了零用钱。一个大男生,跟人家姑娘一起出去逛街,总不能让人家姑娘出钱。
所以,他的零用钱从以前的一两,涨到了三两。
秦含玉每天睡到自然醒,才慢慢悠悠的去初小七的摊子上吃饭帮忙。
初小七每月也给她二两零用钱,总归已经订婚了,外人也没啥闲话可说。
人家说得最多的,都是羡慕她有个好大嫂。人还没进门,每个月就都有零用钱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