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薪火灼孤魂 (第1/3页)
云层撕裂,暗红天穹如同凝固的血痂。
倒悬的漏斗状空间漩涡无声旋转,中心正对着“引渡云台”顶端那颗恒定白光的冰冷水晶球。
粘稠如油墨的海水在下方翻涌,带着不祥的死寂。
司徒远立于垂落的光柱之中,纯白西装纤尘不染,如同祭坛前漠然的神官。
他那句“人齐了”的宣告,如同冰冷的丧钟,敲响了通往熔炉的序曲。
嗡——!
一股无法抗拒的、冰冷宏大的空间吸力,猛地从“引渡云台”底部那圈明灭流转的幽蓝色能量环爆发出来!
这力量并非作用于物理躯体,而是直接锁定了所有身怀“薪火帖”烙印的灵魂!
“破浪号”船艏,林默身体剧震!
右手手背上那轮血月烙印如同烧红的烙铁,荆棘藤蔓纹路疯狂蠕动、延伸,灼目的血光瞬间将他半条手臂笼罩!
一股源自世界本源的恐怖意志,透过烙印狠狠攥紧了他的心脏,将他强行从倚靠的舱壁上拔起!
他闷哼一声,紧握“镇岳”刀柄的指节因过度用力而惨白,身体不受控制地悬浮离地,朝着那垂落的光柱方向被无形之力拖拽而去!
与此同时!
悬剑凌虚的青城清微道人,青玉古剑发出一声清越的嗡鸣,剑身微颤,似在抗拒,却终究化作一道青色流光,裹挟着他投向光柱!
踏浪而立的武当张松溪真人,臂弯拂尘银丝狂舞,脚下海水炸开一圈涟漪,身影化作一道玄黑流光,紧随其后!
少林古船船头,玄苦大师低诵佛号,金铜法号光芒一闪,连同身后十八罗汉堂武僧,化作一片庄严的金色光团,没入光柱!
蛰伏于绞盘阴影的点苍墨七,如同融化的墨汁,悄无声息地渗入光柱边缘!
倒提“镇海锚”的程啸山,发出不甘的怒吼,周身霸道血气爆发,试图抵抗,却被那冰冷吸力硬生生扯离甲板,如同炮弹般砸入光柱!
瓦列里庞大的身躯被冰蓝冻气包裹,化作一道惨白的冰流星!
非洲战士咆哮着,图腾光芒闪烁,连同手中开裂的锚链环一同被吸入!
面具忍者破碎面具下电子眼数据流疯狂闪烁,最终化作一道幽蓝残影!
高处天竺老僧连同那盏无芯古灯,化作一道暗金流光,融入其中!
“铁幕”巨舰之上,“碎骨者”伊凡的咆哮被强行掐断,肩扛的机枪连同他庞大的身躯化作一道钢铁洪流!
“银面毒蛇”路易优雅的身影扭曲消散,幽蓝刺剑的光芒一闪而逝!
“渡鸦”夫人水晶球内阴影尖啸,连同扭曲法杖一同化为粘稠的黑暗流光!
那些未来战士身上能量光芒爆闪,瞬间消失!
昆仑李慕白剑眉微蹙,身化一道凌厉无匹的乳白剑气,撕裂空间般射入!
归墟敖青手中幽蓝海螺光芒流转,分开的海水将他托起,化作一道深青水光!
“山鬼”袁天罡身影如同融入海雾,一步踏出,已在光柱之内,青竹杖顶端的红绳微微飘动。
刹那之间,汇聚于这片海域的当世武道巅峰人物,无论佛道巨擘、隐世行走、地下霸主、异域宗师,皆身不由己,化作道道流光,被那冰冷的“引渡云台”吞噬!
---
眼前光影剧烈扭曲、破碎、重组。
当林默强行稳住体内那座濒临崩溃的“熔炉”,压下“镇岳”刀柄传来的沉重反馈,熔金幽蓝的瞳孔重新聚焦时,他已置身于一个无法用常理度量的巨大空间。
脚下是光滑如镜、冰冷坚硬的银灰色金属地面,延伸向视野尽头,如同冻结的钢铁平原。
头顶没有天空,只有一片流动着细微幽蓝能量纹路的弧形穹顶,散发着恒定而冰冷的光源,将整个空间映照得如同巨大的无菌实验室。
空气干燥、洁净,带着一丝微弱的臭氧气息,死寂得可怕。
这里便是“引渡云台”内部!
而最令人窒息的,并非这非人的环境。
是人!
放眼望去,这片银灰色的冰冷平原之上,密密麻麻,矗立着近千道身影!
如同被随意撒落的棋子,散布在巨大的棋盘之上。
他们服饰各异,肤色不同,气息或彪悍、或阴冷、或沉凝、或狂野,带着鲜明的流派与地域烙印,却都散发着不容小觑的武道意志!
刀枪剑戟、奇门兵刃、乃至散发着能量波动的科技武器,在冰冷的光线下闪烁着危险的光芒。
空气中弥漫着浓烈的、混杂了汗味、血腥气、金属锈蚀、甚至古老药草与奇异熏香的复杂气息,如同一个被强行压缩的、沸腾的武道熔炉!
这便是“薪火之试”的柴薪!来自世界各地的武道精英!“薪火之试”的九百九十九人!
林默的视线瞬间扫过几个熟悉的身影。
船艏的宗师们并未聚集,而是散落各处,如同磁石般自然吸引着各自所属或相近的势力。
程啸山那雄壮如山的身躯格外醒目,倒提“镇海锚”,虬髯戟张,环眼如电,正被一群穿着各色劲装、气息剽悍的华夏武者隐隐拱卫,其中不乏练八极、形意、通背的硬手,眼神崇敬中带着狂热。
他周围数丈内,形成了一片充满阳刚霸气的“真空区”,无人敢轻易靠近。
稍远处,瓦列里如同冰封的孤峰,靛蓝图腾在幽蓝穹顶光线下蛰伏,冰蓝瞳孔扫视着几个同样来自极寒之地、气息酷烈沉凝的身影。
非洲战士身边也聚集了几名肤色黝黑、涂抹着不同部落图腾、肌肉虬结的巨汉,原始的野性气息连成一片。
面具忍者破碎的身影如同鬼魅,悄无声息地融入一群穿着黑色或深灰色忍者服、气息阴冷诡谲的人群中,如同水滴入海。
高处,天竺老僧盘膝悬浮于离地三尺的空中,膝上贝叶经流转暗金,身前无芯古灯光晕柔和,自成一片“静”域。
周围聚集着一些身披各色僧袍、气息或沉静或精悍的天竺苦修者和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