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33章 以礼相待:蛮汉融合的初步尝试 (第1/3页)
阿古一行人的离去,并未让罗氏坞堡恢复平静,反而像一颗投入湖中的石子,激起了一圈圈无形的涟漪。
如何将这次意外的接触,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利益,成了罗辰和荀衍接下来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主公,阿古虽已动心,但蛮人多疑且重利,光靠言语和一次展示,不足以让他们彻底倒向我们。”
夜深人静的议事厅内,荀衍拨了拨灯芯,让光亮更盛一分,
“我们必须趁热打铁,在他返回部落之前,再添一把火。”
罗辰深以为然:“休若有何高见?”
“礼尚往来。”荀衍伸出两根手指,
“其一,是‘礼’。他们送来了皮毛,我们当有回礼。
丝绸,要送!瓷器,也要送!要让他们看到我们汉家文明的精致与富庶,让他们心生向往。
其二,是‘利’。除了这些华而不实的东西,更要给他们最需要的东西——盐!
送一点点小批精盐给他们,让他们尝到甜头,与山中苦涩的粗盐形成鲜明对比。如此一来,他们对我们的需求,便会更多。”
“好!”罗辰当即拍板,
“罗福,你立刻去库房,挑选两匹上好的云锦,一套青瓷酒具,再……称五十斤精盐。派人快马追上阿古的队伍,就说是我这个做主人的,一点小小的心意。”
荀衍又补充道:
“主公,送礼之人,也需讲究。不可派寻常护卫,当派懂蛮语之人。
我记得,当初收拢的流民中,有一户人家,曾常年在汉蛮边境做小生意,家中小子不仅能歌善舞,还会几句蛮话,不如就派他去。
既能彰显我们的诚意,又能借机深入了解蛮人的风俗信仰。”
罗辰眼睛一亮。他想起了那个在招募时有些怯懦,但才艺出众的少年
当阿古的队伍在一个山坳里休息时,罗氏的信使追了上来。
为首的正是那个名叫“猴子”的少年,他不仅带来了罗辰丰厚的礼物,还用半生不熟的蛮语,唱了一首五溪蛮的敬酒歌。
阿古等人先是警惕,但看到那华美如云霞的丝绸,触手温润的瓷器,尤其是当他们用手指蘸了一点那雪白细腻的精盐放入口中时,所有蛮人都露出了陶醉的神情。
那纯粹的咸味,是他们从未体验过的极致享受。
阿古看着眼前这个点头哈腰,满脸堆笑的汉人少年,心中的戒备又放下了几分。
他破天荒地邀请猴子坐下,与他们一同啃食干硬的肉干。
猴子也不嫌弃,还手舞足蹈地给他们讲汉地的奇闻异事,虽然语言不通之处颇多,但那份热情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