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在紫檀木盒的底部 (第3/3页)
上却立刻做出感激涕零的样子,躬身谢恩。
“陛下有旨!”赵德福清了清嗓子展开一道明黄的圣旨,朗声宣读。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翰林院修撰白辰,忠君体国屡建奇功。今献宝图为国寻药其心可嘉。着,即刻押解逆贼钱不离、沈括及一应人犯班师回朝。另特赐白辰仪同三司开府建衙钦此!”
圣旨宣读完毕全场死寂。
仪同三司开府建衙。
这是何等的恩宠!
大明开国以来,文官之中除了丞相无人能得此殊荣。
白辰以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一步登天。
“白大人接旨吧。”赵德福笑眯眯地将圣旨递了过来。
白辰接过圣旨再次谢恩。
他知道这恩宠的背后,是朱元璋更深的试探和期许。
也是将他架在火上,再烤一遍。
班师回朝的队伍,浩浩荡荡。
多了宫里派来的仪仗和侍卫,白辰的排场,比来时大了十倍不止。
一路上,再无任何不开眼的人前来骚扰。
所有人都知道,白辰,已是圣眷正装的天子门生,未来的权势,不可限量。
半个月后,队伍抵达应天府。
城门大开,文武百官,出城十里相迎。
百姓更是将街道围得水泄不通,都想一睹这位传奇状元郎的风采。
白辰骑在马上,面色平静。
他一眼就看到了跪在百官最前列的那个人。
胡惟庸。
曾经权倾朝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大明丞相。
此刻,他穿着一身囚服,摘去了官帽,须发散乱,面如死灰,形容枯槁,仿若一瞬间老了二十岁。
看到白辰的队伍过来,他的身体剧烈地颤抖了一下,浑浊的眼睛里,充满了无尽的悔恨与怨毒。
白辰的马,从他身边缓缓走过。
“胡相,别来无恙啊。”
白辰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了胡惟庸的耳朵里。
胡惟庸猛地抬起头,死死地盯着他,嘴唇哆嗦着,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