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84章 搞活经济,发展乡村旅游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184章 搞活经济,发展乡村旅游 (第1/3页)

    林东心里一沉,他知道,这年代很多电子元件比粮食还难弄。

    “我来想办法!你们先把线路的活儿干起来,等你们线拉好了,我保证把‘功放管’给你们弄回来!”

    第二天,林东就骑着那辆除了铃铛不响哪儿都响的凤凰牌二八大杠,奔着几十里外的县城去了。

    他没去供销社,而是直接拐进了县城边缘的废品收购站。

    在堆积如山的破铜烂铁里,他像个寻宝的猎人,翻找了整整一个下午,

    直到衬衫被灰尘染成了迷彩色,才在一个破旧的收音机残骸里,找到了一枚完好无损的“红星牌”功放管。

    站长看他那宝贝样,撇撇嘴:“后生,这破玻璃疙瘩有啥用?五毛钱,拿走!”

    林东攥着那枚温热的功放管,心里乐开了花。

    这哪是五毛钱,这是整个靠山屯未来的“嗓子”!

    几天后,当一切准备就绪。

    李援朝和几个年轻人,围在村委会那台老旧的功放机前,紧张得连呼吸都放轻了。

    李援朝亲自动手,用烧得通红的电烙铁,小心翼翼将那枚功放管焊了上去。

    空气中,弥漫起一股松香混合着尘土的特殊味道。

    林东深吸一口气,猛地推上了电闸!

    “滋——”一阵轻微的电流声后,

    院子里那只沉默多年的大喇叭,突然发出“咳咳”两声,仿佛一个沉睡的老人清了清嗓子。

    紧接着,高亢嘹亮的乐曲,猛然打破了靠山屯的宁静!

    那声音,带着些许电流的“滋滋”声,无比清晰,无比震撼!

    西头打谷场上,正在翻晒苞米的汉子们,猛然停下了手里的活计,愕然抬头。

    东头养殖区,正在喂猪的婆娘们,手里的瓢“当啷”一声掉进了猪食槽。

    正在河边摸鱼的半大孩子们,从水里跳出来,朝着村委会的方向望。

    整个靠山屯,在这一刻,仿佛被按下了暂停键。

    短暂的寂静后,是冲天的欢呼!

    “响了!响了!俺们村的大喇叭又响了!”

    林东站在村委会院里,听着那熟悉的旋律,听着村民们的欢呼,一股巨大的成就感和豪情涌上心头。

    他亲自制定了广播时间表:

    早六点半起床号,中午十二点转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和报纸摘要》,晚七点是村务通知、天气预报和表扬好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