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管饭,还得倒贴? (第2/3页)
了,还愁没金蛋?”
一番话说得众人面面相觑,原本的疑虑变成了思索。
“这……好像是这么个理儿。”有人小声嘀咕。
李长山猛地一拍大腿,把烟袋锅往桌上一顿:
“行!我算是听明白了,这就是放长线钓大鱼!东子,你说,咋干!”
“对,咋干?”
“听你的!”
屋里头的气氛,一下子从疑虑重重,变得热火朝天。
说干就干,是靠山屯爷们儿的本色。
村里立刻腾出了几间位置最好、最安静的闲置土坯房。
林东亲自带着人,卷起袖子就上了。
这次改造,林东只有一个原则——土,但要土得有味道;穷,但要穷得有骨气。
墙,不用漆,就用最好的石灰兑水,一遍遍地刷,刷得雪白。
那不是城里涂料,而是带着石灰特有的温润质感,阳光一照,满屋子都亮堂堂的。
门窗,请村里最好的木匠王老五重新整治。
王老五本想露一手,提议:“东家,要不咱给窗格子雕点花,再刷上红漆,多气派!”
“别,王叔!”林东赶紧拦住,
“咱不要那份气派,就要这木头本来的实在劲儿。您就给我刨光、打磨滑溜,再安上细纱窗防蚊子,比啥都强。”
王老五不大理解,但还是照办了。
当原木色的窗框安装上去,配着白墙,一股子说不出的清爽雅致劲儿,连他自己都看呆了。
屋里的家具,一张床,一张足够铺开大画纸的宽书桌,两把椅子,全是王老五师徒用上好的松木新打的。
没上漆,只用桐油反复擦拭,透出木头温润的纹理和淡淡的松香。
被褥,是村里大姑娘小媳妇凑在一起,拆洗了压箱底的蓝印花布被面,里头絮上新弹的棉花,一针一线缝出来的。
鼓鼓囊囊的,凑上去一闻,满是太阳晒过的味道。
林东还把白雪画的一批山水速写要了过来,用简单的木条做了画框,一间屋挂上一两幅。
几笔就把山里的云、林间的鹿给勾勒得活灵活现,一下子让土屋有了灵气。
除了住的,吃的拉的也得跟上。
林东硬是凭着系统知识库里的记忆,画了图纸,带着村民在后院挖了几个小沼气池。
这“黑科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