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放下猎枪,养野猪 (第1/3页)
那人抬了抬眼皮,从鼻子里“嗯”了一声。
“我们靠山屯,想搞个集体养殖场,申请一批野猪和狍子的引种指标,您看这报告……”
话没说完,那人手一摆。
“野猪?狍子?那都是野生保护动物,瞎胡闹!林业局的职责是保护,不是帮你们抓!”
“同志,我们不是抓,是引种。是为了以后不再打猎,更好地保护……”
“行了行了,”
那人直接打断,指了指墙上的规章制度,
“文件都在墙上,自己看。不符合规定,说再多也没用。”
说完,就低下头,自顾自地看起了报纸。
林东碰了一鼻子灰,也不恼,就在旁边站着。
等了快半小时,那人起身去倒水,林东不紧不慢地跟上去,把一包肉干塞到他桌子最里边。
“钱科长,知道您忙,这是我们村自己做的土产,您尝尝鲜,就当……就当给您润润嗓子。”
被称为“钱科长”的干部端着搪瓷缸子回来,眼角余光瞥了一眼,动作顿了顿,但没说话。
等他重新坐下,态度明显缓和了些。
“小同志,不是我卡你。这事儿,政策口子卡得紧,我就是个办事的,做不了主。”
“明白,明白。”林东连连点头,
“我就是想问问,这事儿,得找哪位领导才能说得上话?我们靠山屯是真想干点实事,也是县里树的典型……”
钱科长喝了口热茶,悠悠地说:
“张局长对新生事物一向很支持,不过他今天会多,你……下午再来试试吧。”
有这句话,就够了。
下午,林东凭着跟县领导们打下的那点脸熟,再加上钱科长没再拦着,总算是见到了林业局的张局长。
一番陈情,一番保证,再加上“兴安猎人”如今在县里响当当的名头。
张局长沉吟半晌,最终在报告上批了几个字:
“特事特办,以科研引种为目的,准许。野猪不超过十头,狍子不超过二十只。下不为例!”
林东拿着那张薄薄的、却重如千斤的批文,激动得手都有些抖。
虽然数量不多,但这是从石头缝里挤出来的口子,是通往成功的第一步!
光靠批文等着,那是傻把式。
东北的冬天,大雪封山。
雪,是猎人的灾难,也是猎人的眼睛。
林东点了几个腿脚利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