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一封信,敲开通天路 (第2/3页)
日子。可这事儿,太玄乎了!”
“咱们跟县供销社的黄主任关系处得好好的,他可没少给咱们帮忙。”
“你这么一搞,不是打人家的脸吗?万一人家一生气,连现在的路子都给咱断了,咋办?”
这话说到了点子上,屋里顿时安静下来,不少人都跟着点头。
这年头,人情大过天。
林东没急,也没恼。
他站起身,给七叔公的搪瓷缸子里续上热水,声音沉稳而有力。
“七叔,您说的在理。咱们不能干那过河拆桥的事。黄主任那边,我去聊,关系不会断。”
“但是,”他话锋一转,声音提了起来,
“咱们得有条自己的路!一条不看任何人脸色的路!”
“咱们的东西有多好,咱们自己心里最清楚!凭啥要让别人用他们的嘴去说?咱们自己不会说吗?”
“钱的事,我也想过。可以让他们先把钱通过邮局汇过来,咱们看到汇款单再发货!一分钱没收到,一两货都不出库房!”
“我知道这事儿新,大伙儿心里没底。这样,不让大伙儿掏一分钱冒险!”
“我个人先垫资,从村里挑几个脑子活的后生,先试试水。成了,是全村的功劳;赔了,算我林东一个人的!”
“我就是不信这个邪!咱们靠山屯的好东西,就卖不出个该有的好价钱!”
这番话,掷地有声。
屋子里的烟味儿,似乎都淡了些。那些原本犹豫的眼神,开始冒出了火星子。
“兴安猎人邮购部”这个草台班子,就这么在争议声中搭了起来。
没办公室,就在村委会腾了张桌子。
没“客服”,王小虎、张大山,还有那两个大学生老师李援朝和张晓燕,就是第一批员工。
林东亲自培训,从怎么写信介绍产品,怎么把山货拍得馋人,到怎么接电话,每一个细节都没有遗漏。
广告,是在省报上买的豆腐块。
广告词土得掉渣,但实在:
“兴安岭的纯货,老乡亲手弄的,干净,滋补,吃了都说好!想尝尝不?来信!”
日子,一天天过去。
村委会那部黑色的转盘电话机,蒙上了一层薄薄的灰。
王小虎每天把它擦得锃亮,可它就是哑巴一样,一声不响。
每天下午,邮递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