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28章 筹款,灾后重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228章 筹款,灾后重建 (第2/3页)

一件事,还是找大家帮忙。

    他把自己关在临时搭的窝棚里,就着一盏熏得人直流泪的煤油灯,写了一份《灾情报告》。

    写啥?

    不写空话,不喊口号。

    就把那些被水泡得发胀的木料,冲得只剩地基的房茬子,还有摄影师留下来的那些照片,一五一十地摆出来。

    有一张照片,是去年秋收时拍的,王家婶子抱着她那胖小子,笑得满脸褶子,背后是金灿灿的苞米垛。

    如今,孩子还在,房子没了,苞米地成了一片滩涂。

    林东把照片别在报告的第一页。

    他觉得,这比他说一万句“损失惨重”都管用。

    写完,揣着这份沉甸甸的、几乎是用全村人的眼泪浸泡过的报告,林东上路了。

    先去县里,再去地区。

    没有想象中的三寸不烂之舌,也没有什么英雄光环。

    更多的时候,他就是坐在人家办公室外的长条板凳上,一坐大半天,茶水续得没了味儿,笑脸陪得腮帮子都僵了。

    人家忙,人家有会,人家的话都像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困难我们了解,情况我们研究,你们也要发扬自力更生的精神嘛。”

    林东不跟人吵,也不跟人闹。

    别人说完了,他就憨憨地点头,嘴里“是是是”地应着。

    等别人一转身,他又跟了上去,把那份报告再往前递一递,把那张王家婶子的照片再往前亮一亮。

    他就像一颗钉子,你把他拔出来,他换个地儿,闷着头,再把自己给钉进去。

    跑了半个多月,鞋底磨穿了,嘴皮子磨薄了,脸皮也好像被当成了鞋底,在人家的门槛上反复地踩。

    终于,地区的一个副手,被他磨得实在没法子,掐着烟头,对着他那张被风霜刻出沟壑的脸看了半天,叹了口气:

    “小林啊,你这个人……我算是服了。这样,我帮你往省里递个话。”

    县里的门不好进,银行的门槛更高。

    县信用社的主任,扶着老花镜,把他那份关于靠山屯灾前多能“挣钱”的材料翻了又翻,最后慢悠悠地吐出一句:

    “好汉不提当年勇。现在,你们拿什么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