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2.自杀村悬案(下)终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12.自杀村悬案(下)终章 (第1/3页)

    雨水顺着唐云凡的雨衣帽檐滴落,他和小李蹲在青溪村外的树林里,望远镜中的村庄笼罩在朦胧雨雾中,宛如一幅被水浸湿的古画。

    "唐队,我们真要这么做?"小李压低声音,手指不安地摩挲着相机,"局长明确禁止我们调查这个村子。"

    唐云凡调整望远镜焦距,村口两个穿制服的人依然守在路障旁。"法医报告确认林小荷是被谋杀的,这就够了。"他的声音像淬了冰,"十七个女性,小李,十七个生命被伪装成自杀。你觉得局长为什么阻止我们调查?"

    小李沉默了。雨水打在树叶上的声音填补了两人之间的空白。

    "看那里。"唐云凡突然指向村子东侧。一个穿黑衣的高大男子正从祠堂走出来,身形与林小荷电脑照片上模糊的人影极为相似。

    "就是他!"小李差点喊出声,赶紧捂住自己的嘴。

    黑衣男子撑着黑伞,步伐稳健地穿过雨幕,消失在村中小路尽头。

    "我们得进去。"唐云凡收起望远镜,"伪装成民俗学者,就说要研究当地传统建筑。"

    两小时后,换上便装的唐云凡和小李背着相机和笔记本,成功绕过了村口的路障,从侧面的小路进入了青溪村。

    村子比想象中还要安静。石板路两侧是灰黑色的老式木屋,几户人家门口挂着干辣椒和玉米,却不见人影。雨水在石板路上汇成细流,冲刷着岁月的痕迹。

    "有人吗?"小李敲了敲最近一户人家的门。

    门开了一条缝,一只浑浊的眼睛从门缝里打量着他们。"你们是谁?"

    "我们是省民俗研究所的。"唐云凡露出友善的微笑,"来研究咱们村的传统建筑和民俗文化。"

    门后的老人沉默了片刻,"村里不欢迎外人,你们走吧。"

    "老人家,我们就住一晚,拍些照片就走。"唐云凡从包里拿出一包香烟递过去,"听说咱们村的祠堂很有特色?"

    老人的目光在香烟上停留了几秒,终于打开门。他是个六十多岁的干瘦老头,脸上的皱纹像是用刀刻出来的。"祠堂不能进,那是禁地。"他接过香烟,声音压低,"特别是这几天。"

    "为什么这几天特别不能进?"小李好奇地问。

    老人突然警惕起来,把香烟塞进口袋,"你们到底来干什么的?不是又要写那些乱七八糟的报道吧?"

    唐云凡敏锐地捕捉到了"又"字,"之前有记者来过?"

    "三年前有个姓王的,写了些不实报道,害得我们村名声都坏了。"老人眼神闪烁,"你们要是也为了那些自杀的事来的,趁早走人。"

    唐云凡和小李交换了一个眼神。看来王立记者确实来过,而且调查的就是女性自杀事件。

    "我们真的只是研究建筑的。"唐云凡再次保证,"能介绍个住的地方吗?"

    老人犹豫了一下,指向村子西头,"去找赵老师,他家有空房间。就说刘老汉介绍的。"

    赵老师的家是一栋两层木楼,比其他房子要新一些。开门的是个四十多岁的男子,戴着黑框眼镜,文质彬彬的样子。

    "你们是民俗学者?"赵老师听完他们的来意,热情地邀请他们进屋,"难得有人对我们村的文化感兴趣。最近几年因为那些不实报道,外面的人都不敢来了。"

    唐云凡注意到客厅墙上挂满了奖状和照片,都是赵老师和学生的合影。奇怪的是,所有照片里都没有女性学生。

    "赵老师教什么科目?"小李一边拍照一边问。

    "历史和传统文化。"赵老师倒了茶给他们,"我在村里的小学教书,也负责管理祠堂的资料。"

    "祠堂?"唐云凡装作不经意地问,"听说很古老?我们能参观吗?"

    赵老师的笑容僵了一瞬,"这几天不太方便...祠堂正在修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