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百三十九章  调度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四百三十九章  调度 (第2/3页)

出这一通闹剧,在朝中丢了声望,在皇帝那里观感也不太好,能当多久首辅很难说,倒是薛国观最近奏对颇合上意,这段时间刘宇亮又不在朝,朝中

    都比较看好他,所以杨嗣昌要谦虚一点,先看看薛国观有没有什么要说的。但薛国观没有说话的意思,杨嗣昌才又对刘宇亮道,「中堂大人,建奴此番势强猖狂,

    全然靠总督兵马恐难制敌,兵部已另调秦军曹变蛟、辽镇吴襄入卫,对此两

    部兵马,下官拟隶于巡抚孙传庭之下,以为督监后劲,待建奴势弱之时,几路援兵汇合厉剿,定可收实效。」刘宇亮听了微微点头,杨嗣昌只提到了总督兵马,其实是暗示会用孙传庭替代卢象升,最近皇帝多次痛批卢象升,刘宇亮是知道的,现在杨嗣昌再次提到,就是

    让他心中有数,到了前线视师之时,对卢象升可以严格一点,没有什么风险。刘宇亮思索片刻,突然压低声音问道,「老夫敢问一句,建奴既未往龙固入山西,至今全师仍在畿南,那以文弱边才无双,判定这东虏的苗头究竟是要往何处去,

    继续南逞否?原路入河间否?抑或过运河往山东?」他声音很低,只有杨嗣昌和薛国观听到了,薛国观仍是装作没听到,杨嗣昌犹豫一下道,「中堂大人明鉴,畿南平野之地,建奴苗头究竟往何处去,必得各镇斥候

    远近查探方能明白,下官不敢凭空臆断,否则便与那援督无异了。」刘宇亮嘿嘿的笑了笑,杨嗣昌又接着道,「即便建奴苗头未定,但兵部筹划在先,龙固虽是伪报,但下官已调陈新甲回镇,又山西两巡抚驻守各关口,如此断了建奴西去之路。畿南地方除督监二支之外,山东巡抚颜继祖驻德州,登州巡抚杨文岳驻临清,只要此两处重镇不失,则断了建奴东去之路。为防建奴继续南逞,又

    调安庆兵备道史可法往徐州,断了建奴南下之路。」

    「文弱不亏边才之誉,如此建奴只有北返一途,想来孙传庭正好可击其惰归。」

    「中堂大人高见。」杨嗣昌躬身表示谦虚,实际他方才说的部署,根本达不到阻断建奴去路的作用,东面那么广阔的地方,德州和临清最多能把自个守住。更不用说史可法那一路,建奴进入真定府之后才发出的令信,是为了防止建奴杀入南直隶,那史可法接令后调兵,至少两个月之后才能在徐州就位,等他到的时

    候,建奴早不知又去了何处,在快速敏捷的建奴面前,兵部的调动始终都像是慢动作。

    但刘宇亮并未质疑,也是给杨嗣昌留了面子。

    此时刘宇亮身后突然有个声音道,「禀中堂大人知道,末将亦可与孙军门一同击贼。」

    杨嗣昌眼角往刘宇亮身后看了看,那里有几个京营的军官,看起来都颇为雄壮,说话的是最前一个,杨嗣昌倒是认识的,京营的副将周遇吉。

    崇祯十年时周遇吉就调去剿流寇,战绩十分不错,他和黄得功都是京营后起之秀,所以才调来跟首辅一起去前线。(注2)

    刘宇亮没有回头说道,「周将军此番随本官出京,自然是去击贼的,但何时何处击贼,还是要听中枢调派,不可轻易浪战坏了兵部的运筹。」这支京营是给刘宇亮的,实际相当于他的保镖,杨嗣昌知道刘宇亮并不想真的跟建奴打仗,周遇吉这般跳出来说话,是让刘宇亮有点难堪的,所以杨嗣昌也不便

    插话。

    刘宇亮不再多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