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53章故国来使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153章故国来使 (第1/3页)

    乞儿国的春天,似乎总是比记忆中的长安要来得更晚一些。

    御花园里的垂丝海棠,枝头才刚冒出些嫩红的芽苞,怯生生的,如同豆蔻少女颊上的羞晕。风拂过,已带了三分暖意,却仍裹挟着戈壁边缘特有的、挥之不去的干燥与尘息。

    毛草灵——或者说,如今乞儿国上下尊称的“凤主”陛下,正倚在临水的朱漆栏杆旁,望着池中几尾肥硕的锦鲤懒洋洋地摆尾。阳光透过稀疏的枝条,在她月白色的凤纹常服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十年了,她早已习惯了这里的饮食、气候,甚至这带着沙砾味的风。只是每到春日,心底某个角落,总会泛起一丝连她自己都难以名状的、浅浅的涟漪。

    那或许是属于另一个世界,另一个身份的,遥远的乡愁。

    “娘娘,起风了,仔细着了凉。”贴身女官云袖轻声上前,将一件杏子红的薄绒斗篷披在她肩上。

    毛草灵回过神,拢了拢斗篷,微微一笑:“不妨事。陛下还在前朝议事?”

    “是,听说今日有南边商队带来的新消息,陛下与几位阁老商议许久了。”云袖答道,细心地将她鬓边一缕被风吹乱的发丝抿好。

    南边的消息……毛草灵眸光微动。乞儿国在她与皇帝赫连决这十年的苦心经营下,开通商路,鼓励农耕,改良器械,国力日盛,早已非昔日那个贫瘠困顿、需要仰大唐鼻息的小国。商队往来频繁,带来四方讯息,也带来了……与故国更多的牵连。

    正思忖间,廊下传来一阵急促却刻意放轻的脚步声。

    来的是内侍监总管福安,他面色有些异样,趋步上前,躬身低语:“娘娘,前头……来了大唐的使臣。”

    大唐使臣?

    毛草灵的心,毫无预兆地猛地一跳。握着栏杆的手指,下意识地收紧了些。

    十年了。自她顶替和亲公主之名,踏入这片土地,长安的繁华,毛府的庭院,甚至那场导致她穿越的车祸……都已被岁月的尘埃层层覆盖,变得模糊而不真切。她几乎快要忘记自己那“罪臣之女”的初始身份,完全融入了“乞儿国凤主”的角色。

    这突如其来的“故国来使”,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瞬间搅乱了一池春水。

    “可知所为何事?”她声音平稳,听不出什么情绪。

    福安头垂得更低:“使臣言明,要面见陛下与娘娘,宣示大唐皇帝陛下旨意。观其仪仗,似是……颇为郑重。”

    郑重?毛草灵唇角几不可察地弯了一下,带着一丝淡淡的嘲讽。当年将她像物件一样送出来和亲时,可不见得有多“郑重”。

    “陛下可知?”

    “已经通传了,陛下命老奴先来禀告娘娘,请娘娘稍作准备,一同接见。”

    毛草灵点了点头:“本宫知道了。你且去回话,本宫即刻便到。”

    福安躬身退下。

    云袖脸上已带了忧色:“娘娘,这……唐国此时派使臣来,会不会……”

    毛草灵抬手,止住了她的话头。她转身,望向巍峨宫殿的方向,目光渐渐变得沉静而深远。

    “该来的,总会来。”她轻轻说道,像是在对云袖说,又像是在对自己说,“更衣,备辇。”

    ---

    乞儿国皇宫,宣政殿。

    赫连决端坐于龙椅之上,身着玄色龙袍,面容冷峻,不怒自威。十年的帝王生涯,早已将当年那个锐气逼人的年轻君主,锤炼得愈发深沉内敛。只是此刻,他深邃的眼眸深处,也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凝重。

    殿下,站着三位身着大唐官袍的使臣。为首者年约五旬,面容清癯,三缕长须,气质儒雅中透着官场的圆滑,正是大唐礼部侍郎,崔明远。他身后两名副使,亦是气度不凡。

    殿内气氛,看似平和,实则暗流涌动。

    “崔侍郎远道而来,辛苦了。”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