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思乡情切与抉择之思(续3) (第1/3页)
毛草灵站在窗前,望着窗外繁华却又带着几分熟悉的乞儿国都城,心中那原本如乱麻般的思绪,此刻似乎有了一丝头绪,但依旧缠绕纠结,让她难以彻底释怀。
她回想起在宫廷会议上,大臣们那恳切的眼神和百姓代表们质朴而真挚的话语。他们的话语如同温暖的炉火,烘烤着她那颗有些动摇的心。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臣,颤抖着双手,声音带着几分哽咽:“皇后娘娘,您就是乞儿国的福星啊。自您到来,咱们国家从风雨飘摇走向了安稳富足。您推行的发展商业之策,让街市热闹非凡,商贾们笑容满面;改善农业灌溉之法,让农田里的庄稼年年丰收,百姓们不再为温饱发愁。您若离去,乞儿国这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繁荣,怕是又要面临风雨的侵袭啊。”
还有那位年轻的百姓代表,脸上带着质朴的憨笑,眼中却满是真诚:“皇后娘娘,您对我们就像亲人一样。上次我家孩子生病,您亲自派太医来诊治,还送来了珍贵的药材。您关心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为我们做了那么多好事。我们真的离不开您,乞儿国也离不开您啊。”
这些话语如同重锤一般,一下又一下地敲击着毛草灵的心。她深知自己在乞儿国这十年所付出的努力,已经在这个国家留下了深深的印记,也赢得了百姓们的爱戴和拥护。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见证了她的成长和奋斗,这里的人们,已经成为了她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唐朝的家人和回忆,却像一根无形的线,始终紧紧地牵扯着她的心。她仿佛能看到父母那日渐苍老的面容,他们一定在日夜思念着自己这个远在异国他乡的女儿。她想起了小时候,父母带着她去公园玩耍,给她买各种好吃的、好玩的;想起了她生病时,父母守在她的床边,彻夜未眠地照顾她;想起了她遇到困难时,父母那鼓励的眼神和温暖的怀抱。那些温馨的画面,如同电影般在她脑海中不断放映,让她的泪水忍不住在眼眶中打转。
毛草灵转身回到房间,坐在桌前,拿起笔,想要给唐朝的父母写一封信。她想告诉他们自己的近况,想告诉他们自己在乞儿国过得很好,也想告诉他们自己内心的纠结和痛苦。可是,当她提起笔,却又不知道该从何说起。每一个字,都仿佛重若千钧,让她难以落下。
就在她陷入沉思的时候,皇帝轻轻地走了进来。他看到毛草灵那忧愁的神情,心中一阵心疼。他缓缓走到她身边,轻轻地握住她的手,温柔地说:“灵儿,还在为这件事烦恼吗?我知道你心里很矛盾,一边是唐朝的家人,一边是乞儿国的百姓和我。无论你做出什么决定,我都会尊重你,支持你。”
毛草灵抬起头,看着皇帝那真诚而坚定的眼神,心中一阵感动。她靠在皇帝的怀里,轻声说:“陛下,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唐朝有我的根,有我从小到大的回忆;而乞儿国,有我们的爱情,有我们共同的事业。我舍不得这里的一切,可又放不下唐朝的亲人。”
皇帝轻轻地抚摸着她的头发,说:“灵儿,人生总是会面临各种抉择。有时候,我们无法做到两全其美,只能选择对自己最重要的东西。你可以好好想一想,在你心中,什么才是最重要的。是唐朝的亲情,还是乞儿国的爱情和事业?”
毛草灵闭上眼睛,静静地思考着皇帝的话。她想起了自己刚穿越到唐朝时的迷茫和无助,是乞儿国的经历让她重新找到了自己的价值和方向。她在这里经历了风风雨雨,从一个柔弱的女子逐渐成长为一个坚强、有智慧的女王。她与皇帝一起并肩作战,共同治理国家,这种默契和感情,是任何东西都无法替代的。
而唐朝的亲情,虽然无比珍贵,但毕竟已经过去了十年。这十年里,她与唐朝的家人之间已经产生了一定的距离和隔阂。即使她回去了,也不一定能立刻找回曾经的那种亲密无间的感觉。而且,她也不忍心看到乞儿国的百姓们因为她的离去而陷入困境。
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毛草灵终于做出了决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