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65章风鸣九霄,盛世华章(上)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165章风鸣九霄,盛世华章(上) (第3/3页)

税率,并将增加的部分税收,专项用于建立地方的“慈济仓”(平抑粮价、赈济灾荒)和“惠民药局”(为贫民提供基础医疗服务)。虽然触及了部分既得利益者,但在皇权和民意的双重支持下,试点工作得以艰难推进。

    其四,组建“河道总督衙门”。 统一管理全国主要江河湖泊的治理工作,改变以往各地各自为政、标准不一的局面。毛草灵高度重视水利,将其视为农业的命脉和防洪抗旱的保障,亲自审定了首批重点治理的河道名单和工程标准。

    每一项政策的推出,都非一帆风顺。利益的重新分配必然伴随着阻力与博弈。但毛草灵凭借其高超的政治智慧、对民情的精准把握以及与赫连决的紧密配合,总能找到合适的平衡点,或强力推行,或迂回妥协,一步步将改革推向深入。

    她的身影,不再仅仅局限于后宫和前朝,开始更多地出现在帝国的各个角落。

    她曾亲赴黄河水患之地,指挥抗洪抢险,安抚灾民;

    她曾深入西北边陲的皇家马场,了解战马培育和骑兵建设;

    她曾巡视新建的官办学堂,鼓励寒门学子读书上进;

    她甚至换上便装,混迹于市井之间,亲自体察民情,听取最真实的声音。

    所到之处,百姓无不跪拜欢呼,“皇后千岁”之声不绝于耳。她的声望,在一次次亲力亲为中,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凤主”之名,不再仅仅是一个尊称,而是成为了仁慈、智慧与力量的象征。

    赫连决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心中充满了自豪,却也隐隐滋生了一丝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他的灵儿,如同最璀璨的明珠,在他提供的舞台上,绽放出了掩盖日月的光芒。他爱她的光芒万丈,却又偶尔会感到一种自身权威被部分遮蔽的微妙失衡。尤其是当一些边远地区的百姓,只知有仁德圣明的皇后,而不知皇帝陛下又推行了何等德政时,那种感觉便会悄然浮现。

    但他终究是雄才大略的君主,深知毛草灵所做的一切,最终的受益者都是乞儿国,是他赫连氏的江山。他将那丝微妙的情绪压在心底,依旧给予她最大的信任和支持。只是,在某些夜深人静的时刻,他会更加用力地拥紧怀中的人,仿佛要通过这种方式,确认她完全属于自己。

    毛草灵并非没有察觉到赫连决偶尔流露出的复杂目光。她深知功高震主的道理,也明白即使是最亲密的伴侣,在权力的顶峰也难免会有心思浮动。因此,她在推行政策、树立威望的同时,始终注意维护赫连决的绝对权威。所有重大决策,必以皇帝诏书名义颁布;所有公开场合,必强调“陛下圣明,臣妾只是遵旨办事”;所有功劳,必归于“陛下英明领导与将士臣工用命”。

    她巧妙地平衡着权力与情感,既展露锋芒,又懂得收敛。她要让赫连决明白,她的所有努力,不是为了争夺权力,而是为了共同的目标——打造一个强大的帝国,一个他们可以携手守护的盛世。

    时光就在这忙碌、充实、偶尔夹杂着微妙波澜的日子里,悄然流逝。乞儿国在帝后共同的治理下,如同一艘加满了风帆的巨舰,沿着既定的航线,破浪前行,国力日盛,民生愈阜,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然而,平静的海面下,暗流从未停止涌动。北方的突厥部落结束了内乱,新的可汗雄才大略,对富庶的南方虎视眈眈;西边的吐蕃也屡有异动;而被毛草灵改革触动了利益的国内某些保守势力,也并未甘心失败,仍在暗中窥伺,等待时机。

    毛草灵站在凤仪阁巨大的疆域图前,目光掠过那些标注着潜在威胁的边界线,眼神沉静而锐利。

    盛世华章,才刚刚奏响序曲。

    真正的风浪,或许还在远方。

    但她无所畏惧。

    因为这一次,她不再是无根的浮萍,而是扎根于这片土地,与她的龙,共同面对一切的——

    乞儿国凤主!

    ---

    (第165章 上 完)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