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67章丝路驼铃与沧海明灯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167章丝路驼铃与沧海明灯 (第2/3页)



    "陛下,西突厥虽名义上臣服,但其别部向来阳奉阴违。如今见我国力日盛,北疆阿史那刹利又暂时蛰伏,恐其心生忌惮,故唆使这些小国挑衅,试探我朝底线。"兵部尚书分析道。

    赫连决目光扫过群臣,最后落在毛草灵身上:"皇后对此有何看法?"

    毛草灵沉吟片刻,出列奏道:"陛下,西域乃我朝西陲屏障,丝路更是经济命脉所在,不容有失。然则,用兵之道,伐交为上。臣妾以为,可派一能言善辩、熟悉西域事务的重臣为使,携陛下恩威,前往抚慰。对依旧忠于我朝之国,如高昌、龟兹等,可加大赏赐,稳固同盟;对态度摇摆之国,陈明利害,使其知晓背弃我朝、依附突厥之后果;对冥顽不灵、屡教不改者……"

    她顿了顿,声音转冷:"则需施以雷霆手段,杀鸡儆猴,以儆效尤!同时,可命西域都护府整军备战,以为使者后盾。此所谓,先礼后兵,恩威并施。"

    "好一个先礼后兵,恩威并施!"赫连决赞道,"皇后之策,正合朕意!诸位爱卿,谁愿为朕分忧,出使西域?"

    朝堂之上一时寂静。出使西域,路途遥远,环境艰苦,且局势复杂,风险极大。

    片刻后,一位年约四旬、面容清癯、目光炯炯有神的官员出列,躬身道:"陛下,娘娘,臣,鸿胪寺少卿裴文渊,愿往!"

    裴文渊,出身河东裴氏,虽非显赫支系,但学识渊博,精通多族语言,曾多次参与接待番邦使臣,对西域风土人情颇有了解,且为人刚正,胆识过人。

    赫连决与毛草灵对视一眼,皆看到对方眼中的认可。

    "裴爱卿忠心可嘉!朕便任命你为安抚西域钦差大使,持节前往!赐你尚方宝剑,准你临机专断之权!"赫连决肃然道。

    "臣,领旨!定不辱使命!"裴文渊慨然应诺。

    退朝后,毛草灵特意在凤仪阁召见了裴文渊。

    "裴大人,此去西域,任重道远。"毛草灵屏退左右,郑重说道,"丝路安危,西部稳定,系于大人一身。除却宣示陛下天威,抚慰诸国,本宫另有一事相托。"

    "娘娘请吩咐。"

    毛草灵取出一份清单:"请大人留意搜集沿途各国的物种、书籍、工艺技术,尤其是农作物种子、医药方剂、奇特工具等。凡有所获,无论巨细,皆详细记录,妥善带回。此于国于民,或有大用。"

    裴文渊微微一愣,随即了然,心中对皇后的远见卓识更为敬佩:"臣明白了。定当留心搜集,不负娘娘所托。"

    "此外,"毛草灵压低声音,"西突厥别部动向,需密切留意。若能探知其内部虚实、各部关系,乃至与阿史那刹利本部之龃龉,则功莫大焉。"

    "臣谨记于心!"

    半月后,裴文渊使团带着皇帝的诏书、丰厚的赏赐以及皇后的嘱托,浩浩荡荡离开都城,西出阳关,踏上了漫漫征途。驼铃声声,回荡在苍茫的戈壁滩上,承载着乞儿国经营西域、保障丝路的决心。

    时间在忙碌中飞逝。春种秋收,寒来暑往。

    皇家海事学院的选址确定在东南沿海的明州港,第一批招募的工匠和船工已开始研究改进船型,学习帆索操控;崇文阁内,第一部由番文翻译整理的《天竺算学概要》初稿完成,引起了阁内学者的热烈讨论;派往南方寻找"磁石指向"方法的队伍也传回消息,已在闽地发现类似技术,正在深入学习。

    而西域方面,裴文渊也不负众望。他凭借高超的外交手腕和坚定的立场,成功安抚了高昌、龟兹等盟国,震慑了于阗、疏勒等摇摆势力,并以西域都护府精兵为后盾,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果断出兵惩戒了屡次劫掠商队、勾结突厥的楼兰国,将其国王擒获,押送京师问罪,另立亲善乞儿国的贵族为新王。

    此消息传回,西域震动。诸国纷纷遣使入朝,表示恭顺,丝路南道自此畅通无阻。裴文渊更是带回了大量毛草灵嘱托搜集的物产和知识:耐旱的胡杨树种、香甜的哈密瓜种、治疗风寒的波斯药方、以及关于西突厥别部与阿史那刹利本部因草场和战利品分配不均而矛盾渐深的珍贵情报。

    赫连决大喜过望,重赏裴文渊及有功将士。毛草灵则如获至宝,立刻安排将带回的物种交由司农寺在合适的地区试种,将药方交予太医署验证研究,并将西域情报仔细分析,归档备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