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63、心灵的港湾刘艺菲~(日常含茜,求月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263、心灵的港湾刘艺菲~(日常含茜,求月票) (第1/3页)

    夜色渐浓,首都东四环的一家私房菜馆内,吕睿和王常田正在推杯换盏。

    睿视界如今手握制片与院线两大业务,可以算是基本在行业内站稳了脚跟。

    但是,中游发行这块,也绝对不能忽视。

    尤其是吕睿在好莱坞还投资了一家发行公司,所以他非常能够理解,发行在影视业务这块起到的作用。

    毫不夸张的讲,如果发行公司达到一定规模,手握多部电影的发行业务,掌握足够多的发行渠道,甚至可以一边迫使制片方给更多的发行费和宣传资源,一边迫使院线方在排片上妥协。

    当然,在吕睿现在的运作下,他可以确保国内无论是睿视界和睿兴院线,都不会受到发行公司挟持。

    大不了就自己搞发行,离开了专业发行公司又不是不能干了?

    不过,若是能与专业的发行公司达成同盟协作关系,这对于自家的电影业务而言,绝对是一大优势!

    目前,国内最大的民营发行公司,是由于胖子控制的博纳。

    但吕睿早已跟他势如水火,自然不会和他继续谈合作。

    所以,眼下跟他配合非常默契的光线,无疑成了最恰当的合作目标。

    酒过三巡,吕睿放下酒杯,话锋切入正题:“王总,如今睿视界的业务范围虽然在持续扩增,但中游发行这块,还是得靠光线搭把手。”

    王常田闻言笑了笑,他自然明白吕睿的来意。

    睿视界虽然已经打通了上下游,但发行这一块,却是光线的核心战略。

    “吕董放心,咱们既是合作方,你又是光线的股东,自然是不分你我,我这边的团队任你调遣。”

    光线有一个特别牛逼的优势,那就是他们的地推业务。

    毫不夸张的说,地推发行是当前市场上最行之有效的策略。

    现阶段,互联网还处在崛起阶段,电影宣传就那老几样。

    主创上节目、开发布会、办首映礼,然后加上最艰难的跑巡回路演。

    可操蛋的是,院线在排片时,几乎是全凭自己说了算,制作方连具体排片表都摸不着。

    就像之前《满城尽带黄金甲》上映时,硬是靠着大片优势,把《伤城》和《三峡好人》制片方逼得直骂娘。

    张伟评携大片而自重,要求院线给自己的电影多排黄金场,一点活路都不给其他人留。

    但是,如果能把电影发行网络全部铺开,精准覆盖到每个城市,便能够大力改善这类局面。

    就拿哈尔滨来说,如果地推人员能跟当地影院搞好关系,不仅能争取更多排片,甚至还能调整影厅。

    虽然理论上,都是一块银幕一场电影。

    但影厅大小和舒适度、是否为观影黄金时段,都会导致票房发生变化。

    试想一下,其中一部电影是大半夜放映,还在一个狭小的小厅里,空调都不开。

    可另一部电影却是晚上7~10点的黄金档期,放映位置在vip大厅,空调卫生间一个不缺,甚至观影还有小礼品拿。

    最终哪部电影的票房更高,自然是不言而喻。

    同时,除了与影院交流外,发行还可以直面线下观众,通过海报、展架、线下活动等直接进行宣传。

    除了影院本身,发行还可以去高校、商场、写字楼这种潜在观众多的地方做宣传。

    此外,还可以从本地媒体、电台下手。

    可千万别小看这些媒体,他们或许体量不大、名声不显,但在当地影响却非常大!

    比如后世某些电影去找网红做宣传,和找媒体是同样的道理。

    包括什么公司、单位团购电影票,与商场合作利用消费来带动电影票出售……

    在这些条件的加持下,一部电影的票房成绩是可以形成大幅度波动的!

    而这些,眼下全都得依托地推来进行。

    恰好,这些都是光线的强项。

    那么好,作为光线股东的吕睿,用一下这些地推业务员,辅助睿视界出品的电影扩大宣传规模,这不过分吧?

    国外那边是实在没办法了,发行都被那几家实力雄厚的公司把持着,并且一个个都非常善于狮子大开口。

    所以,吕睿才不得不选择收购布乐姆之家。

    可国内这边,只需要和光线合作即可,并且付出的代价并不算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