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4 睡不醒的醒哥儿 (第3/3页)
自带着孔氏和霍伯征前往白府,正式登门道谢。
白院判在宫中轮值,不能轻易请休,白夫人带着一双儿女和萧软软恭敬相迎。
霍老夫人挂心霍幼安,并未久留,走的时候,她带走了白前和萧软软,用的借口是她看着两个女孩儿十分欢喜,想让她们陪一陪。
在外人看来,自然是霍家知恩图报,霍老夫人要抬举白家的两个女孩儿,但霍家的几个主子都知道霍老夫人真正的目的是什么。
孔氏冷眼旁观,待离了霍老夫人的视线就冷笑着对霍伯征道,“我看你祖父、祖母是老糊涂了,这样的鬼话也信!”
霍伯征显然已经听惯了她这样大逆不道的话,无奈劝道,“所谓病急乱投医,祖父祖母也是担忧二弟,关心则乱”。
孔氏又冷笑了一声,没再开口。
她本就不是多话的人。
霍伯征知道她性子执拗,也不多劝说,告退后就去松鹤堂寻白前。
霍幼安七岁离京,前往神农山拜师,再也没回过京城。
霍老夫人和孔氏自然不方便千里迢迢地去看他,霍老将军腿又不方便。
他满了十岁后,身子骨强健了,每年都会去神农山一趟,待上十天左右。
七岁后的霍幼安,霍府所有人中,只有他最了解。
昨天因为霍幼安的事,因为宋正则蛮横地横插一手,他忙得顾不上。
现在得了空,他自然要去寻白前问问具体情况。
白前的兄长白远志也是东宫的属官,虽说因为官职不高,很少有和他打交道的机会。
但他也算是熟悉,更别提经常被召到东宫的白院判了。
在霍伯征的印象中,白院判是个专心钻研医术、根本不会做官的医痴。
否则也不会顶着“大萧医术第一人”的名头,只做了个院判。
白远志是白院判的独子,白氏一脉嫡支的嫡长子,却没有继承他的衣钵学医,反倒正正经经走了科举的路子。
进士及第后,并未享父亲的荫蔽,留在京城从九品小官做起。
去年刚调到了东宫,官品也还是不高,从七品。
虽说官品不高,但白远志十九岁就考中了进士,六年的时间就从九品爬到了从七品,还进了东宫。
对他这样没有家族荫蔽的人来说,已经是非常夺目优秀的了。
霍伯征想着想着就有点走神,他十八岁了,母亲一直对他抱有很大的希望。
今年的春闱,他必定是要下场的,他自己却没有多大把握。
“霍大爷”。
霍伯征回神还礼,面前的一双少女,一个娇美爱笑,一个秾丽温柔,叫人一眼惊艳、赏心悦目。
只——
霍伯征的目光落到白前身上,看着也不过十五六岁的模样,又生得娇弱貌美。
怕也只是在家中耳濡目染,知道些药理药性罢了。
难道还能真的懂医术不成?
那什么真龙血脉之力、起死回生的说法更是无稽之谈。
以白院判的人品和白远志的能耐,倒不至于像母亲说的那般借着醒哥儿上门骗财。
但多半也就是小女孩儿虚荣心作祟,想凭着自己懂的那点皮毛,搏一点虚名罢了。
说不得就是她站在明面上,暗地里却回家请教白院判。
假如真的治好了醒哥儿,再把功劳都揽过去。
当然,也许,她想要的并不止一点虚名——
霍伯征又打量了白前一眼,这么漂亮的女孩儿,自然要搏个好前程的。
如果真的误打误撞救活了醒哥儿,挟恩求报,非要嫁给醒哥儿,祖父必定不会拒绝。
就算救不活醒哥儿,旁人也不会怪罪到她身上去。
醒哥儿的情况,所有的太医都看过了,他自己也看了。
明明早就没了气息,只不知道为什么留了一段脉搏,极偶尔地心口还跳一下。
整个太医院都束手无策,难道还能苛责一个小姑娘不成?
更何况,她所谓的起死回生术中还涉及到了太孙——
女孩儿么,特别是漂亮、家世不错、还有点小能耐、父母又不通人情世故、可以为女儿钻营的女孩儿,耍点小花样,完全是可以原谅的。
霍伯征这般想着,面上的笑又温和了几分,“白姑娘,醒哥儿的情况,我想再请教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