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 颜狗宋世子 (第2/3页)
前十分怀疑霍伯征已经气得想打人了,但他面上并没有表露出来。
甚至还脾气极好地朝萧软软拱了拱手,语调平稳地说起了霍幼安的事。
霍幼安从小就不闹腾人,能吃又能睡。
本来小孩子能吃能睡是好事,家里人谁看着都欣慰。
但随着霍幼安渐渐长大,他还是能吃又能睡,就渐渐变成了缺点。
霍家是武将世家,男儿们,无一例外,都是从五岁开始习武打基础。
但到霍幼安这里,扎个马步,他能睡死过去,站个梅花桩,他能瞌睡得一头栽下去,练个刀,他都能瞌睡绵绵地割伤自己。
在霍幼安又一次栽下梅花桩,摔得满头满脸灰,却还是不停地打呵欠后,霍老夫人发了火,强硬将霍幼安的启蒙时间往后推了一年。
一年后,霍幼安六岁,不但习武,读书也要开始启蒙了。
霍老将军和孔氏都不是娇惯孩子的,总是睡不醒的霍幼安免不了受罚。
当时,霍伯征也就只是个六七岁的孩子,具体情况记得不是很清楚。
只记得那一年,霍老夫人和霍老将军、孔氏经常发生争执,整个霍府都笼罩在一层阴云之下。
然后一年之后,有一天早晨起来,他就突然被祖父带着去给霍幼安送别。
那件事,霍伯征记得很清楚。
那是一个初冬的早晨,他的祖母抱着熟睡的霍幼安,身边是一辆十分不起眼的马车。
然后母亲追了出来,争执声,怒吼声,哭泣声,声声惊心,祖母还打了母亲一耳光。
被她牢牢护在怀里的霍幼安却像睡死了般,从头到尾都没醒过。
后来,祖母带着霍幼安走了。
足足半年后,祖母才又回来了,只霍幼安却再也没有回来过。
直到昨天,他生死不知地被另一辆马车送了回来。
霍幼安离京后的第三年,霍伯征满了十岁,霍老将军才许他每年去神农山探望霍幼安一次。
只他课业也重,每年只能在神农山待十天,这十天,霍幼安被特许不用练功。
霍幼安是个懒散爱睡觉的,自然而然地,这十天的时间大多都被他睡过去了。
“其实,就算他不睡觉,也不会和我多说话。
醒哥儿从小话就少,反倒是他的贴身亲卫,长生,活泼话多。
山上冷清,好不容易我们去了,长生就喜欢和我们念叨”。
霍幼安的师父凌如鹤是个闲云野鹤的性子,又极度嫌麻烦,只许霍幼安带个贴身小厮。
考虑到霍幼安那时候还小,架不住霍老夫人念叨,才又许他多带了负责洗衣服、做饭的洒扫婆子,还特意挑了个哑巴。
霍幼安到了神农山后,刚开始三年,凌如鹤还天天留在山上指导他读书习武。
三年后,霍幼安满了十岁,他就经常丢几本书给霍幼安,让他自己揣摩练习,自己则不知去向。
偶尔回来指点几天,然后又飘然离去,不告知去向,更不告知归期。
整个神农山,就只有长生陪着霍幼安一起读书、习武,另外就只有个不会说话的哑婆婆。
萧软软听得目瞪口呆,“你们霍家的公子哥儿都是这么培养的?
怪不得你们霍家能近百年都撑住了武将第一世家的名头!
我小时候,我爹要是狠得下心这么培养我,我这时候说不定都成大萧第一高手了!”
霍伯征顿了顿,没有接话。
宋正则开口,“那十一年来,霍二爷从来都没下过山?”
“凌先生有时候会带着他下山找人切磋、历练,但据长生说,醒哥儿从来没有主动下过山”。
霍幼安从小到大唯一的爱好就是睡觉,自然不会没事跑下山玩,还不如睡觉。
宋正则嗤笑,“那就简单了,还请霍大爷列个单子,将霍二爷什么时候下过山,做过什么事,遇见哪些人都写出来”。
霍伯征迟疑,“我只是听长生说起过几嘴,不一定全,也不一定能全部记得”。
宋正则哼,“记得多少写多少,另外,霍大爷每次去,应该不可能是单独去的吧?所带的仆从中有没有与长生相熟的?”
霍伯征点头,“凌先生喜静,我带的仆从大多都只远远跟着,不敢叫凌先生看见。
但我的亲卫长宁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