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儿时同窗玩伴 (第2/3页)
个)大车,把楼爷砸(老爷子)送到了(liao)层(两城)安郎中药铺,紧勤地(抓紧地)!”。
两城镇有个郎中,非常年轻,却远近闻名 ,郎中安郁玟,字仲玉,两城镇安家村人,在两城镇开 了一家药铺经营中草药 ,同时给四里八乡的乡亲们看病抓药,他自幼学医,聪明伶俐,又曾拜中医名 师学习医道 。多年的行医,救治了许许多多百姓官吏 , 日兆县城衙门的官爷 、夫人家眷 、船老大 、码 头帮会大哥及眷属都闻其大名,跑到两城镇找安郎中瞧病,更有甚者,连青岛烟台及临沂潍坊的人都 远道来两城镇向安郎中求医问药,药铺整天门庭若市,不管是疑难杂症,还是头痛脑热,安郎中都亲 自把脉下方诊治,药房伙计们也是忙里忙外,有抓药的也有煎药的,有针灸的也有拔罐的,把卖药的 中药铺经营得活脱脱像个医院。
一挂马车带着风,卷着尘土,急急地朝着安郎中的药铺飞奔过去,一队清兵也一溜小跑地跟在马 车后面跑,马车上载着的正是安祥德的父亲安邦伦 。刚到药铺门口,安祥德没等马停好,便一个箭步 跳下来 ,踉踉跄跄地冲着药铺里大声呼喊着:
“九叔 ,九叔 ,快救救我爹!”
原来,安祥德与安郎中是同宗同族的亲戚,安郎中在同辈里排行第九,是安祥德的叔辈九叔 。药 铺里跑出来几个伙计 ,七手八脚地把安邦伦抬到药铺里,
安郎中轻轻拂了拂安邦伦满是污泥的额头,顺势翻开他松弛的眼皮看了看,又握着他的手腕号着
脉 。紧接着又掀开衣服在他身上摸了摸 ,紧皱着眉头 ,对安祥德说: “六哥怎的了?全身发热上火 ,肋条也断了几根!”
安祥德闻听郎中这么说 ,顿时怒不可遏:
“于登海你这个狗杂种 ,老子非劈了你!”
“快 ,准备灸针!“
安郎中要给安邦伦针灸推拿拔罐治疗。
两城镇位于齐东省日兆县的北方偏东方向,面对大海,虽然紧邻黄海,也有许许多多渔民世代以 下海捕鱼为生,但是渔业却不是很兴旺 。由于当地土质非常适合烧制黑色陶器,因此以黑陶为主的制 陶业非常兴盛 ,大街上烧制黑陶的作坊比比皆是 。袅袅青烟沿着青石垒砌的房檐屋脊飘向四面八方, 伴随着有节奏地轰嗤轰嗤的风箱声,仿佛两城人都在演奏着古老的乐章。与其他乡镇不同的是,作为 镇,竟修筑了城墙,城外是两城河,是两城镇的天然屏障 。两城镇的路修筑得特别宽敞,青石板沿着 大街一直铺到很远很远的地方,碾压的车辙印,石板断裂的缝隙,导致路面坑坑洼洼,人来车往的很 不方便。土产杂货商铺门口堆满了各式陶器瓷器,包装陶器瓷器用的破木板,稻草绳,显得杂乱无章。 卖渔网渔具的商铺一间接一间,紧邻修船造船所用的木制构件的工匠铺,整修造船木材弄得到处都是 碎木屑,到处都是洋铁钉,到处都是破烂麻绳缆绳。那些雕刻精美图案的拴马桩上马石,那些宋代的, 元代的 ,明代的,清代的各式风格的房屋建筑,全都构成两城镇非常奇特又古朴的风格,成片的密密 麻麻的松柏树不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