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结亲 (第2/3页)
,但是,这些人的能力,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每日吃饱,穿暖,不用劳作,全身心投入在兵书,武艺之中,连续五年的培养,那自然是比普通武夫要更优秀。
陈从进见第一炮就打响了,而且看起来效果很不错,因此,对于武学堂之事,也就更加上心了。
“耶律阿保亿,你看起来又壮实了些。”陈从进看着身边的少年,笑着说道。
“回大王,教谕替我起了个汉名,叫刘亿。”少年阿保亿大声的说道。
陈从进听后,愣了一下,汉文化的同化能力这么强吗?这才一年多的时间,就把一个可能是后来辽国太祖给变成这样了。
陈从进都有些怀疑,这个人究竟是不是后来的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不一会,陈从进缓过神来,笑道:“好好好,学堂毕业后,就在姑父的帐下为将,可好啊?”
“好啊!”
“那你不想回契丹当个可汗吗?”
“契丹那么穷,有什么好当的,我以后要去全天下最繁华的地方,娶最好看的女子,穿最好看的衣服。”
陈从进听后,脸上还是笑呵呵的,但是内心却又莫名的起了疑心,这是不是刘禅此间乐,不思蜀的翻版。
不过,转念一想,一个才十一岁的孩童,怎么可能会有这种心机。
耶律阿保亿的这一期学子,是第四期了,这一期的学子,规模数量更大,原本设在城中的武学堂,规模已经太小了。
因此,武学堂已经搬迁至幽州城南的一处庄园中,而且周边还在扩建,武学堂这个名字,已有些词不达意了,甚至可以和后世的学校,相提并论了。
第四期的学子人数众多,主要是陈从进征讨契丹,奚部之后,各部头人派来的适龄子弟。
契丹八部,奚人四部,这只是大范围的,但实际上,契丹,奚人的内部中,还有很多中小型的部族,一个部落派一个两个,那都可以成立三四个班了。
而一个班中,若全是蕃部子弟,那还有什么同化的效用,因此,为了中和一下,汉人孩童的数量,也要大比例提高。
因此,第四期的人数是最多的,达到了五百六十多人,足足开设十二个班。
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