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2章 诸子归位,大争之世! (第2/3页)
从下口。
而公输家的机关兽,则将“暴力美学”发挥到了极致,每一次攻击,都充满了毁灭性的力量,不断地考验着墨家防御的极限。
而在战场的另一边。
孔子,已经席地而坐,在他面前,摆上了一张蒲团。
他开始讲学。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他没有施展任何神通,只是用最平和的声音,开始讲解《论语》的第一篇。
然而,他的声音,却带着一种奇特的魔力,能够安抚人心,开启智慧。
一些在战火中幸存下来的“百姓”虚影,竟然被他的声音吸引,陆陆续续地,聚集到他的身边,盘膝坐下,认真地聆听。
一个简陋的“杏坛”,竟然就在这战场之上,形成了。
不远处,韩非子则冷着脸,拿出了一套新的笔墨竹简。
他没有讲学,而是在书写。
他将这片土地上发生的一切,都记录下来,然后,用最严谨的逻辑,为这些行为,制定“法律”。
“凡,无故挑起战争,侵略他邦者,当以‘非攻’之名,予以抵抗。此为‘国际法’之雏形。”
“凡,精研奇技淫巧,以之攻伐,危害苍生者,当以‘墨守’之道,予以限制。此为‘技术伦理法’之雏形。”
“凡,开荒垦田,利国利民者,当予以奖励,并以律法,保护其土地所有权。此为‘民法’之雏形。”
他竟然在以“百家争鸣”为蓝本,开始构建一部全新的,包罗万象的《天条》!
而庄子的虚影,则飘到了那片金色的麦浪之上,找了个舒服的姿势,躺了下来,嘴里还叼着一根麦秆,优哉游哉地看着这一切,时不时地,还对各家的行为,点评两句。
“孔老头,又在念叨他那套了,听得人想睡觉。”
“韩非子这家伙,真是个工作狂,放假了都还在写PPT。”
“嗯……还是种地的看着舒服,实在。”
这一幕幕奇景,和谐而又矛盾地,同时发生在这片新生的华夏大地上。
思想的辩论,科技的碰撞,农业的生产,律法的构建,哲学的思考……
一个文明所需要的一切要素,都在这里,以一种浓缩了千百倍的方式,激烈地演化着。
这,就是始皇帝想要的“百家争鸣”!
这,就是他要为秦川,为“薪火之种”正的“名”!
他要向“牧场主”证明,华夏的“道”,不是某一种单一的思想,而是这所有思想的总和!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