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章 迎战傀儡,道之碰撞! (第2/3页)
序”之道,在天空中激烈地碰撞、撕扯。
与此同时,地面上的战斗也全面爆发。
“咻——”
一道银色的流光,带着月华的清冷,撕裂长空,直取正在守护始皇帝的关羽。
是狩猎女神阿尔忒弥斯。她手中的神弓拉满,射出的箭矢并非实体,而是一道纯粹的“规则”之箭。它的目标不是关羽的肉身,而是他心中那份坚不可摧的“义”。
这支箭的“道理”是:世间不存在永恒的守护,一切忠义皆有尽头。
关羽丹凤眼猛地睁大,他感觉到自己与身后始皇帝、与整个华夏阵营的无形连接,竟然被这支箭矢的法则所干扰,出现了一丝微弱的动摇。
“鼠辈,安敢乱我心志!”
关羽勃然大怒,这对他而言,是比直接攻击他肉身更严重的侮辱!
“春秋刀法,义之所在!”
他不闪不避,青龙偃月刀迎着那道流光,挥洒出一片厚重如山的刀幕。刀光之中,仿佛有桃园结义的誓言,有千里走单骑的决绝,有过五关斩六将的勇武。
他将自己一生的“忠”与“义”,全部融入了这一刀之中!
赤色的“忠义”与银色的“终末”,在半空中轰然相撞,引发了一场无声的湮灭。
另一边,孔子与韩非子也遇到了各自的对手。
一尊来自埃及神话的智慧之神托特的傀儡,挥动着莎草纸,无数代表着“绝对知识”与“宿命”的象形文字飞出,试图将孔子的“仁爱教化”定义为“无用的虚伪”。
孔子席地而坐,看也不看那些文字,只是朗声道:“朝闻道,夕死可矣!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
他身周的浩然正气凝聚成一个个金色的“仁”、“义”、“礼”、“智”、“信”等篆字,如同一座坚不可摧的思想长城,将那些冰冷的宿命文字挡在外面。他要用“人”追求“道”的决心,来对抗神所制定的“宿命”。
而韩非子面对的,则是一尊代表着“混乱”与“诡辩”的希腊神祇。对方不断扭曲着规则,制造悖论,试图从逻辑上瓦解韩非子的“法”。
韩非子只是冷笑一声,在他的《天条》竹简上飞速书写:“法,不阿贵,绳不挠曲。法之所加,智者弗能辞,勇者弗敢争!”
他的“法”,是绝对的,是凌驾于一切情感与诡辩之上的终极秩序。任你千般变化,我自以“法”之一字,定你罪行!
战场之上,一时间,道与道的碰撞,理与理的交锋,比纯粹的能量对轰更加凶险,更加惊心动魄。
【全球直播间】
“我的上帝……这已经不是在打架了,这是在打‘哲学战争’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