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七十二章 直奔江东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七十二章 直奔江东 (第1/3页)

    樊城之中,当天晚上,刘表设下宴席,招待刘翊。

    席间刘表喝了很多酒,似乎有些微醺。

    喝完酒后,天色已经黑了,刘表借着酒劲,相请刘翊去他的书房,说是有事要谈。

    来到了书房,两人在桌案前坐定,刘表挺直了腰背,显得异常的清醒精神,和他适才在席间的状态截然不同。

    刘翊看在眼里,心中暗自掂量。

    这是找自己要说法来了。

    刘表给刘翊倒了一卮清水,刚要开口,刘翊却先道:“今日白间在城门之事,那些西凉军头突然说要随我前往江东平叛,实在是出乎预料,难道今日这事是伯父特意安排的?”

    刘表的眼角略微一抽。

    这怎么我还没说话,你却反倒来问我?

    不是应该我来问:这事是不是你安排的吗?

    “非老夫所安排。”

    刘翊恍然的点了点头:“既非伯父安排,那想来是他们自己的主意了。”

    刘表舔了舔嘴唇。

    他们自己的主意?

    就这些边郡鄙陋之徒,他们有这脑子?

    “唉,贤侄啊,我荆州这些年来,虽未被战乱波及,各郡也算富裕,但终归地处南境,缺少战马,一旦面对北方的骑兵强敌,终难抵也。”

    刘翊拱手道:“我很理解伯父的苦楚,不过那些西凉兵既有心报国,伯父与我身为朝中股肱,终是不好阻拦,还是要给他们一个恕罪的机会的。”

    刘表叹息道:“虽为大义,然大义之后,贤侄儿终归要给老夫个说法才是。”

    刘翊笑道:“这是当然,这支西凉军既已归顺伯父,那自然就是伯父之兵,再说了,他们就是没归顺伯父,伯父依然有节制他们的权力。”

    “我知伯父得朝廷恩典,授予镇南将军,假节,总摄南境诸军,待扬州之战结束,伯父自将西凉军召回,小侄焉敢阻拦,这支兵马……算我借的!”

    刘表闻言,眼睛顿时一亮。

    “借的?”

    “借的!”

    “此言当真?”

    “当真!”

    “好。”

    刘表伸手一拍桌案:“贤侄出身东莱刘氏,望族出身,需知黄金百斤,不如一诺!”

    “老夫明日,可是会当着我荆州诸官还有你随军的校尉司马们明言此事的!”

    刘翊笑道:“理该如此,伯父若不放心,亦可往西凉军中,安插荆州将官,以为监视。”

    听刘翊这般说了,刘表在一瞬间有些恍惚。

    难道说,老夫真的对这孩子有些误解?

    此事他果真不是主谋?而是那西凉军头当真是有悔改之心,从征报国。

    但很快,刘表还是将这个念头从脑中踢了出去。

    不论西凉军如何,老夫必须得做好该做的!

    “如此,老夫可就给凉州军士委任主将了?”

    “可也!”

    话说到这,刘表的心情好了大半,对眼前这个听话的侄儿,好感度也蹭蹭的往上涨。

    他举起手中的酒卮,道:“贤侄,扬州征伐不易,袁术势大,孙策又是狠厉之人,一路还需小心。”

    “多谢伯父提点,前路虽凶险,但小侄儿为了陛下,为了汉室,虽死,义无反顾……纵是难赢袁,孙……可哪怕在死前,多拼掉他们一些人马,小侄也心甘情愿。”

    这话,刘表属实是爱听。

    ……

    出了刘表的书房,返回馆驿,正看见张既在门口等待自己。

    刘翊今天也喝了不少酒,虽然未醉,但头一直迷迷糊糊的,适才也是在强打着精神应对刘表。

    见张既在馆驿门口等待自己,刘翊低声问道:“是蜀郡的甘宁有消息了?”

    “是,按照将军的吩咐,我派人往甘宁的屯兵之地走了一趟,表达了将军的求才若渴之心。”

    刘翊忙道:“效果如何?”

    张既道:“这个阶段,可谓正得其时,甘宁叛逃出蜀,来荆州求存,怎奈刘表自觉乃清流高雅之士,不甚瞧得起他,他心中深觉不满,将军这时候以朝廷的名义征辟他,他欣喜异常,允诺愿意随将军同往江东,助将军一臂之力。”

    刘翊笑道:“如此最好,不过此刻刘表敏感,不可使甘宁与我等同行。”

    张既道:“将军放心,此事我已与甘宁说过,他回头会自谏于刘景升,往江夏黄祖处戍边,等我们与甘宁都到了江夏,这个中诸事,就非刘景升所能算也。”

    “妙哉。”

    ……

    随后,刘翊与张既一同走进了县内馆驿。

    只因今日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