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一分钟阐述观点?有人秒怂有人硬刚! (第1/3页)
林默面无表情地打断了他,“下一组。”
第二组的代表是一个年轻的女律师,她的观点更加激进一些。
“我们认为,女性在互联网上面临的困境更加严重,需要更强有力的法律保护。现有的法律条文在网络环境下执行力度不够,需要…”
“时间到。”
林默再次打断。
一分钟的时间实在太短,很多人还没说到重点就被打断了。
这种紧迫感让后面的代表们更加紧张。
轮到第十五组时,代表是一个看起来很年轻的男律师。他一站起来,就展现出了不同寻常的自信。
“我们小组的观点很简单,”他语速很快,但吐字清晰,“互联网时代的权利争取,核心不在于男女,而在于个体。每个人都应该有表达的权利,也应该承担表达的责任。不能因为性别标签就预设立场,更不能用性别对立来绑架公众情绪。”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网络空间也应如此。我们需要的不是特殊保护,而是公平执法。”
他的发言简洁有力,观点鲜明,而且刚好在一分钟内说完。
台下响起了一阵小声的议论。
“这个观点不错啊。”
“说得很有道理。”
林默点了点头,“下一组。”
讨论继续进行,各种观点层出不穷。
有人从技术角度分析,认为应该通过技术手段来保护网络权利。
有人从社会学角度出发,强调教育和引导的重要性。
还有人从经济学角度思考,认为市场机制能够自我调节。
但大部分的发言都显得平淡无奇,缺乏深度和亮点。
直到轮到赵廷峰。
他站起身,虽然心中还有些忐忑,但作为行业资深人士的专业素养还是让他迅速进入了状态。
“我们小组认为,这道题的关键不在于男女之争,而在于如何在虚拟空间中建立真实的法律秩序。”
他的声音沉稳有力,“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但现有的法律框架在网络环境下确实存在执行难的问题。我们需要的是更精准的立法,更有效的执法,以及更完善的司法救济机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