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权势薰天的严嵩 (第2/3页)
失声痛斥,清俊的面容因极度的愤怒而涨红,“挟私弄权,竟至如此明目张胆!视国器如私产乎?!”
“这…这严嵩…” 洪武十三年的吏部尚书胡须乱颤,指着天幕,声音抖得不成样子,“他…他怎敢!怎敢以如此私情挟制君上!这与市井无赖何异!国事…国事岂容如此儿戏!”
奉天殿前瞬间如同滚油泼进了冷水,炸开了锅。文臣武将,勋贵宗室,无不悚然动容,惊骇与愤怒的低语汇聚成一股压抑的浪潮。
“听见了吗?‘慰老境’?他把吏部天官之位当什么了?他家养老的田庄吗?”
“跋扈!太跋扈了!这简直是…是骑在皇上脖子上作威作福!”
“李善长当年…怕也未必敢如此吧?” 一个极低的声音在角落响起,却如同投入湖面的石子,激起一圈圈令人心悸的涟漪。不少人下意识地将目光投向御阶之上那位周身散发着恐怖气息的帝王,又立刻惊恐地垂下头。
天幕之音如同最后的审判锤,重重落下:
“此密启内容,旋即为外廷所知。举朝哗然!有大臣惊骇失语:‘此獠竟敢与人主争强?昔年王介甫(王安石)与之相较,亦不足道也!’”
“与人主争强!” 这五个字如同五道惊雷,劈在洪武君臣的心头。
朱元璋脸上的暴怒在听到“与人主争强”这五个字时,反而奇异地凝滞了一下。
那是一种极致的愤怒达到顶点后,淬炼出的、冰封般的死寂。他布满血丝的眼珠缓缓转动,扫过下方那些惊惶、愤怒、猜疑的面孔,最后定格在虚空某处,仿佛穿透了时空的阻隔,看到了那个正在密室里洋洋自得的严嵩。
然而,那冰冷的声音紧接着又抛出一个转折:
“然,数月之后,嘉靖帝下诏,命欧阳必进致仕归乡。此乃对权相严嵩之严重警告。”
“致仕了?” “罢官了?!” 短暂的死寂后,奉天殿前响起一片压抑的惊呼和低低的吐气声。仿佛一根紧绷到极限的弦,终于被轻轻拨动了一下。
朱元璋那冰封般的脸上,终于裂开一丝缝隙。他紧绷如铁的嘴角极其轻微地向上扯动了一下,与其说是笑,不如说是一抹带着血腥味的、冰冷的嘲弄。
“哼!” 一声短促的冷哼从他鼻腔里喷出,如同寒风掠过枯枝。
“算这嘉靖小儿…还有三分骨头!”
他缓缓地、带着一种令人心悸的力量重新坐回龙椅,后背挺得笔直,像一把即将出鞘的绝世凶刀,目光依旧死死钉在天幕上,
“不过…警告?呵…” 那声“呵”里蕴含的杀意,让离得近的几位老臣不由自主地打了个寒颤。
就在这时,一直沉默观察的燕王朱棣忽然上前一步,声音清晰而沉稳地响起:“父皇,儿臣观此天机示警,权臣之患,根源在于中枢权柄过重,地方难制!我大明疆域辽阔,云南、辽东犹在蒙元余孽之手。儿臣斗胆再谏,分封诸王与公侯,屏藩帝室,坐镇四方,迫在眉睫!唯有强干弱枝,方能使后世子孙,免遭此等权奸挟制之苦!”
朱棣的话语如同投入深潭的石子,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蓝玉等一干悍将的眼睛骤然亮了起来,如同嗅到血腥味的狼群,灼热的目光齐齐投向御座之上的朱元璋。分封!坐镇一方,裂土封王!这正是他们心中压抑已久的渴望!
朱棣“分封”二字出口,如同在奉天殿前点燃了一簇野火。
蓝玉、傅友德、冯胜这些跟随朱元璋从尸山血海中杀出来的骄兵悍将,眼中压抑的渴望瞬间被点燃,变得滚烫而锐利。
他们的呼吸不自觉地粗重了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