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二龙不相见2 (第2/3页)
似乎被这无声的温暖冲淡了些许。
阶下,朱棣的脸色同样难看。
他死死盯着光幕上嘉靖帝那张充满恐惧的脸,又看看龙椅上神色变幻的父皇,一股难以言喻的憋闷和寒意堵在胸口。
他猛地想起之前天幕透露的“靖难之役”,想起那“奉天靖难”的大旗……
难道,后世子孙落到如此父子猜忌、形同陌路的境地,也和……
也和那迁都北京有关?那看不见摸不着的“诅咒”?这个念头让他烦躁不已,指甲深深掐进了掌心。
“唉……”
一声沉重无比的叹息,在寂静的广场边缘响起。须发皆白的礼部尚书,望着光幕上那被魔咒囚禁的父子,又看看龙椅上神色复杂的洪武皇帝,摇着头,声音充满了无力感,
“少年天子,以‘大礼议’独掌乾坤,何其英睿!然……终究逃不过这迁都之后,深宫如海的……宿命么?”
他声音虽低,却清晰地传入了周围几位老臣耳中,引来一片心有戚戚的沉默。
迁都北京,远离太祖定鼎的根基,深宫高墙隔绝内外,权柄落入阉宦、道士之手……天幕揭示的种种,似乎都在印证着某种令人不安的轨迹。
与此同时,远离奉天殿喧嚣的钱塘江畔,秋风带着水汽的微凉。罗贯中与施耐庵并立江边,望着远处夜空那依旧清晰的光幕,同样被“二龙不相见”的皇家悲剧深深震撼。
罗贯中花白的眉毛紧紧拧在一起,脸上不再是惯常的说书人那种市侩圆滑,而是一种被历史洪流冲击后的、近乎顿悟的激动光芒。
他猛地一拍大腿,发出“啪”的一声脆响,把旁边正捋着胡须沉思的施耐庵吓了一跳。
“有了!老师!有了!”
罗贯中双眼放光,如同发现了宝藏,声音因激动而微微发颤,
“我那《三国》!写到诸葛武侯秋风五丈原之后,总觉得少了点压轴的劲儿!味同嚼蜡!现在看这嘉靖家的破事,看这什么‘二龙相克’的狗屁箴言……我悟了!”
施耐庵被他突如其来的亢奋弄得有些懵:“你……悟什么了?”
“天命反噬!因果循环啊!”
罗贯中激动地挥舞着手臂,指向光幕,又指向浩渺的江水,
“他朱家皇帝怕相克,躲着儿子不见,结果呢?父子离心,朝纲败坏!这叫什么?这叫‘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不,比这更狠!这叫‘德不配位,必有灾殃’!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