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91章 无为而治惹怒朱棣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291章 无为而治惹怒朱棣 (第2/3页)

,事必躬亲却未必得法,不若择贤任能,充分信任,放手施为。】

    画面切换至文渊阁值房。内阁大臣们围坐议事,气氛并非一团和气。

    徐阶、高拱、张居正……这些在嘉靖朝后期便已崭露头角或即将搅动风云的面孔齐聚一堂。

    他们之间显然有分歧,有争论,言辞交锋时,眼神锐利如刀,互不相让。

    然而,当议题转向清丈田亩、整顿漕运、备边御虏等关乎社稷根基的大事时,争论的声浪渐渐平息。

    一张张或苍老或年富力强的脸上,浮现出凝重与共识。

    最终,一份措辞严谨、权衡各方意见的票拟被郑重拟就,加盖内阁大印。

    整个过程,透出一种在激烈碰撞后归于一致的高效与沉稳。

    【阁臣间固有权力倾轧,然于国事根本,却能求同存异,共谋良策。隆庆帝此种“垂拱而治”之政风,竟使朝廷中枢达成微妙平衡,政令得以通畅推行,政局相对平稳。经济民生,亦在此稳定基石之上,悄然复苏,渐有起色。】

    “呼……”

    龙椅之上,朱元璋一直紧锁的眉头,竟随着光幕上展现的“平稳”二字,缓缓地、极其轻微地松开了些许。

    他身体微微后靠,靠在冰冷的龙椅上,发出一声几不可闻的、带着复杂意味的叹息。

    那双能洞穿人心的锐利鹰目,此刻却流露出一种罕见的、近乎疲惫的妥协。

    “权柄尽付文臣之手……”

    朱元璋的声音低沉,像是在自言自语,又像是在对身旁忧心忡忡的马皇后解释,

    “咱知道,这绝非为君之道!皇帝岂能垂拱?岂能无为?”

    他放在扶手上的手,指节下意识地收紧,青筋微现,显出其内心的不甘。

    但随即,那紧绷的力道又一点点泄去。

    他的目光扫过阶下肃立的武将班列,尤其是在蓝玉、傅友德等勋贵悍将身上停顿了一瞬,眼神深处掠过一丝难以察觉的忌惮。

    “罢了……”

    朱元璋的声音更低沉了,带着一种被现实磨砺后的沧桑,

    “大权旁落……落于这些读圣贤书的文官手里,总好过落在那些骄兵悍将手中!”

    他似乎在努力说服自己,“至少……他们还要个脸面,还要讲个规矩体统,还要维系这朱家江山的名分!”

    他抬起头,目光重新投向光幕上那个懒散的隆庆帝身影,眼神复杂难明,最终化为一声几近无声的喟叹:

    “至少……这天幕说了,大明国祚有二百七十六载。隆庆之后,还有七八十年的光景……够了……咱……还能奢求什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