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8章 荀夫子来了(三) (第1/3页)
"六国皆如此。"方铭起身推开窗户,让秋风吹散满室霉味,"楚国的屈氏、齐国的田氏、赵国的平原君...哪个不是坐拥万顷良田,却看着治下百姓易子而食?"
"秦法虽苛..."方铭指向窗外正在修建的学宫,"但至少让黔首之子也能读书识字。"他又指向更远处的官道,一队隶农正推着满载新谷的独轮车往粮仓去,"让耕者有其食。"
"我花了三年时间..."张良的声音沙哑,"才想明白一个道理。"他缓缓拔剑出鞘,剑光如水,"变法失败不是因为法令不周,而是..."剑尖在空中划出一道寒芒,"这柄剑,终究斩不断千年积弊。"
张良说完后将逆鳞剑解下,轻轻横放在案几上。剑鞘与木案相触时发出"嗒"的一声轻响,像是放下了什么重担。
"教书也好。"方铭提起茶壶,水流注入盏中的声音格外清亮。
方铭端起茶盏轻啜一口,目光越过杯沿打量着对面的张良。年轻人修长的手指正无意识地摩挲着剑穗上的玉珏,阳光透过窗棂在他俊秀的侧脸投下斑驳的光影。
"子房当真不考虑入仕?"方铭放下茶盏,青铜盏底与檀木案几相触,发出清脆的声响,"以你的才学,陛下定当重用。"
张良闻言轻笑,那笑容让他整个人都生动起来。他伸手从果盘里拈起一枚蜜饯,在阳光下细细端详:"方兄说笑了。你助陛下统一六国,建学宫,改农政..."他将蜜饯放入口中,声音含糊了几分,"我这点微末本事,怎敢班门弄斧?"
"你还记得你在新郑时,最爱去哪家酒肆?"
张良明显怔了一下,随即眼中浮现出怀念之色:"城南的'醉月楼',他家的桑落酒..."话说到一半突然停住,摇头失笑,"方兄这是要与我闲话家常?"
"怎么,不可?"方铭笑着提起茶壶,为两人续上茶水。
一直到夕阳的余晖染红了咸阳宫的檐角,荀夫子的马车终于驶回方铭府邸。车轮碾过青石板的声音惊起了院中栖息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